[发明专利]一种铝钛合金杆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2932.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海;范铁林;王全龙;陈致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晶宝新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C22C1/02;C22C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合金生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铝钛合金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铝锭加入熔炉内熔化并升温至720‑780℃;向步骤(1)得到的铝液中加入金属钛和扩散剂,搅拌均匀后,控制温度在1000‑1200℃合金化60‑75min;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连铸连轧;收线;复烧;断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钛合金块存在TiAl3分布不均匀及TiAl3沉淀聚集所造成偏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钛合金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铝钛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压铸成品率高,铸件致密、成品强度高、无断裂的特点、柔韧性强、同时镀铜着色效果佳,比重轻。现有技术中的铝钛合金块存在TiAl3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导致最终铝钛合金块的质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铝钛合金杆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钛合金块存在TiAl3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钛合金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锭加入熔炉内熔化并升温至720-780℃,
(2)向步骤(1)得到的铝液中加入金属钛和扩散剂,强力搅拌均匀后,控制温度在1000-1200℃合金化60-75min,
(3)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
(4)连铸连轧,
(5)收线,
(6)复烧,
(7)断杆。
进一步,铝锭和扩散剂的质量比为100:1.5-2。
进一步,所述扩散剂由以下重量组分的物质组成:氯化钠10-14、氯化钾8-10、氯化镁9-12、氟化铝15-18、氯化钡10-12、氯化铈23-28、氟铝酸钠15-20和氟化钙5-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创造性的加入了符合铝钛合金的扩散剂,采用本发明的扩散剂和生产工艺,可以使铝钛合金杆中的TiAl3的分布均匀程度,使任意1cm²的纵截面中TiAl3成块状或杆状,分布大致均匀,质点的平均尺寸<50μm,单个质点最大尺寸<200μm。消除了铝钛合金杆中TiAl3容易聚集的问题,解决了铝钛合金偏析而细化能力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生产产品对应金相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2生产产品对应金相组织图;
图3为实施例3生产产品对应金相组织图;
图4为实施例4生产产品对应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1000kg铝锭加入熔炉内完全熔化并在720-780℃保温,
(2)向步骤(1)得到的铝液中加入100kg金属钛和15kg扩散剂,强力搅拌均匀后,控制温度在1000-1200℃合金化60min,
(3)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晶宝新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晶宝新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2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