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3081.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顾大钊;李井峰;董斌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12;C02F103/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崔华;张相升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矿井 水处理 系统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悬浮物处理设备、保安过滤器、超滤设备、反渗透设备和地下污水存储水库;所述悬浮物处理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保安过滤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保安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超滤设备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超滤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设备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设备包括淡水出液口和污水出液口,所述地下污水存储水库与所述污水出液口连通,所述淡水出液口上连接有淡水输送管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矿井水处理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可以对地下矿井水的井下高效分级处理,其利用煤矿采空区形成的地下污水存储水库将地下污水在地下储存,实现了零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矿井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水就是矿区所采煤层及开拓巷道附近的地下水,有时会因地表裂隙而渗入部分地表水。我国煤炭以地下开采为主,为了确保井下安全生产,必须排出大量的矿井水,直接排放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也污染了环境。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影响到我国煤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既可防止水资源流失,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又可以缓解矿区供水不足的局面,对于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传统矿井水处理利用方法,是将矿井水由井下水仓排出,收集到地面上的调节池,采用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和膜处理等,达到复用水质要求后,部分在地面利用,部分再返回到井下利用。该处理过程存在基建投资大、矿井水提升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则因地制宜,可节约土地、节省投资,节能、运行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水处理产生的浓水或地下污水的处理是目前废水处理领域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浓盐水或地下污水采用蒸发、结晶方式进行回收盐分,实现零排放。该过程能耗高,费用大,回收的盐分难以利用,还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一些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处理回用时也产生浓水,如何安全低成本处理矿井水处理产生的地下污水也是目前矿井水利用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地下矿井水的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对地下矿井水进行沉降的沉淀池;
用于将沉降后的地下矿井水去除悬浮物的悬浮物处理设备;
用于将去除悬浮物的地下矿井水进行精滤的保安过滤器;
用于将经过所述保安过滤器精滤后的地下矿井水进行超滤的超滤设备;
用于将经过所述超滤设备超滤后的地下矿井水进行脱除污染物的反渗透设备;
用于将经所述反渗透设备获得的地下污水进行存储的地下污水存储水库;
所述悬浮物处理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保安过滤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保安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超滤设备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超滤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设备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反渗透设备包括淡水出液口和污水出液口,所述地下污水存储水库与所述污水出液口连通,所述淡水出液口上连接有淡水输送管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悬浮物处理设备的出液口和所述超滤设备的出液口上连接有用于向矿井供水的矿井供水管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保安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超滤设备的进液口之间设置有中间沉淀水池;
所述中间沉淀水池还与所述矿井供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污水存储水库包括顶板、底板、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煤柱坝体和人工坝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3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