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道路路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3191.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圆;汤俊杰;谢玄业;陈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绿化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5/04;E01C3/00;E01C11/22;E03F5/10;E03B3/02;E03F1/00;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付奕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生态 广场 道路 路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道路路基结构,包括道路面层和道路基层,所述道路基层包括上下间隔的透水基层、不透水基层,在所述透水基层与不透水基层之间间隔设有多个竖向排水集水井并回填形成有路基土层,所述排水集水井从中间到两侧以阶梯式排列分布,相邻所述竖向排水集水井之间通过横向排水管道相连接,处于最外两侧的所述竖向排水集水井通过横向排水管道与外部排水设施相连接,通过透水基层与竖向排水集水井组成立体排水体系,下渗的积水通过透水基层流向各竖向排水集水井,各竖向排水集水井内的积水再通过横向排水管道向外排出,达到将积水迅速排出的目的,避免积水积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道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现有的城市广场路面损坏状况研究表明,进入路面结构内的水是造成或加剧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积水下渗到路面基层后无法迅速排出,发生积水腐蚀损害,降低城市广场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城市广场道路建设及维护工程中,路面内部的排水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将渗入路面内部的积水迅速排出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排出积水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道路路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道路路基结构,包括道路面层和道路基层,所述道路基层包括上下间隔的透水基层、不透水基层,在所述透水基层与不透水基层之间间隔设有多个竖向排水集水井并回填形成有路基土层,所述排水集水井从中间到两侧以阶梯式排列分布,相邻所述竖向排水集水井之间通过横向排水管道相连接,处于最外两侧的所述竖向排水集水井通过横向排水管道与外部排水设施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面层由透水砖块组合构成,所述透水基层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构成,所述不透水基层由不透水混凝土浇筑构成,所述竖向排水集水井由碎砾石填筑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排水集水井底部高程从中间到两侧依次递减,所述横向排水管道与竖向排水集水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不透水基层顶面铺设有防渗土工膜材。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基层设有与外部相通的风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种植土体的种植槽沟,所述横向排水管道与外部排水设施之间还设有蓄水箱,在所述种植槽沟与蓄水箱之间设有引水管道,所述引水管道一端卷绕成螺旋状埋设在种植槽沟的种植土体内,所述引水管道另一端通向蓄水箱底部,所述引水管道内设有吸水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设有横向通水管道,所述横向通水管道的高程高于横向排水管道的高程,所述横向通水管道与外部排水设施相接。
有益效果:此海绵城市生态广场道路路基结构中,通过透水基层与竖向排水集水井组成立体排水体系,下渗的积水通过透水基层流向各竖向排水集水井,各竖向排水集水井内的积水再通过横向排水管道向外排出,达到将积水迅速排出的目的,避免积水积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绿化公司,未经广州市绿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3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