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4906.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伯傲精工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轴 冲击部件 驱动轴 冲击工具 输出端 轴承孔 驱动 输出旋转 扳手头 凹设 凸起 连通 收容 电机 配合 | ||
本发明揭露一种冲击工具,具有电机(7)驱动的驱动轴(1)、冲击部件(2)、输出轴(3),其中驱动轴(1)驱动冲击部件(2)做旋转运动,并带动输出轴(3)做输出旋转运动,所述输出轴(3)具有位于前端的输出端及位于后端的冲击端,该冲击端的截面宽度大于输出端,该输出轴的冲击端具有收容驱动轴末端的轴承孔,上述冲击部件(2)具有与所述输出轴的冲击端冲击配合的凸起,所述扳手头(3)的冲击端具有凹设的狭长凹槽,且所述狭长凹槽与轴承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驱动马达和传动装置的一种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冲击扳手作为一种冲击工具,普遍用于拧紧钢结构的螺栓,在传统情况下具有输出轴、冲击部件、驱动轴,其中输出轴具有一个输出端和一个冲击端,冲击端具有一个用于支撑驱动轴的轴承孔,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冲击扳手的冲击部件间断地带动输出轴进行间断旋转,并将在一定时间段内储存的冲击力传递给输出轴,在冲击部件储存冲击力的时间段,输出轴相对于工件静止不动,此时驱动轴相对于输出轴空转,由于转动过程中的部分润滑油脂已经被甩出去,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并产生高温,从而影响到输出轴和驱动轴的使用寿命,甚至会让电动扳手产生额外的噪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输出轴的润滑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冲击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工具,具有电机7驱动的驱动轴1、冲击部件2、输出轴3,其中驱动轴1驱动冲击部件2做旋转运动,并带动输出轴3做输出旋转运动,所述输出轴3具有位于前端的输出端3c及位于后端的冲击端3d,该冲击端3d的截面宽度大于输出端3c,该输出轴的冲击端具有收容驱动轴末端的轴承孔3a,上述冲击部件2具有与所述输出轴的冲击端冲击配合的凸起2a;所述输出轴3的冲击端具有凹设的狭长凹槽3b,且所述狭长凹槽与轴承孔3a连通。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狭长凹槽3b具有一个离输出轴3轴心线最远的点3b’,点3b’距离输出轴3轴心的距离大于驱动轴1与冲击部件2配合面1a的半径。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狭长凹槽3b两端的距离长度大于驱动轴1的直径。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3c与冲击端3d呈T形构造,且狭长凹槽沿冲击端3d纵长方向凹设。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驱动轴1后端具有行星架1d,所述冲击部件2通过弹簧5与行星架1d抵接。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行星架1d具有两个行星轮6,所述电机7与所述行星轮6直接啮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驱动轴1上具有V形槽1c,V形槽1c与冲击部件2之间设有钢珠4。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驱动轴1内具有贯穿前端面的通道1b,以与轴承孔3a连通。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驱动轴1设有通道1b,该通道自驱动轴1的后端向前凹设,并贯穿驱动轴1前端外侧壁,以面对轴承孔的内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输出轴的轴承孔上的凹槽将轴承孔内的润滑油脂与外部油脂连通,当输出轴轴承孔内的润滑脂因流失而减少时,外部油脂可以通过凹槽及时进行补充,并吸收输出轴与驱动轴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了输出轴与驱动轴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的剖视图;
图2是驱动轴的立体视图;
图3是冲击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4是输出轴的立体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伯傲精工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余姚伯傲精工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自动打螺丝机
- 下一篇:一种工具握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