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SP平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579.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康;尤伟军;赵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5/10 | 分类号: | G06F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识别 图像数据 信号量 队列 系统运行稳定性 图像识别算法 消息队列 最终结果 多线程 高效性 健壮性 看门狗 算法 线程 调试 保证 监控 展示 | ||
1.一种基于DSP平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图像源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第一待处理图像;
(2)将所述第一待处理图像放入FIFO图像数据队列中,同时根据预处理过程中释放的信号量,对所述第一待处理图像进行处理以形成最终图像;
(3)根据步骤(2)中释放的信号量,将所述最终图像放入反馈控制器中的第m个FIFO图像数据队列中以获取待分析图像,其中m≥3;
(4)对所述的待分析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执行相应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CCD光感元件进行图像源的采集,并根据一帧中断信号,获取帧图像;
(1.2)将所述的帧图像放入第一FIFO图像数据队列中,所述第一FIFO图像数据队列释放第一信号量;
(1.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量,第二FIFO图像数据队列对所述帧图像附加属性标识,以获取第一待处理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待处理图像放入FIFO图像数据队列中,同时根据预处理过程中释放的信号量,对所述第一待处理图像进行n次识别以形成最终图像,其中n≥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3.0)根据所述最终图像获取第一待调试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0)包括以下步骤:
(3.01)将所述最终图像的信号量传递给第p个FIFO图像数据队列,并将所述最终图像放入所述第p个FIFO图像数据队列中,以获取待编码图像,其中p≠m;
(3.02)对所述待编码图像进行压缩和编码,以获取第一待调试图像;
(3.03)对所述第一待调试图像进行调试和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对所述的待分析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
(4.2)将所述的分析结果通过第一MSG-FIFO消息队列传送至一反馈控制模块,以执行相应动作;
(4.3)将步骤(4.2)中执行的动作的结果通过第二MSG-FIFO消息队列传送至一调试输出模块,以向用户展现最终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设定一看门狗线程,用于对所述图像识别处理方法进行监控。
8.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基于DSP平台的图像识别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
CCD光感元件,用于采集图像;
DSP主控制器,与所述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连接,用于执行所述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
以太网控制器,通过同轴电缆与所述的DSP主控制器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DSP主控制器;
DDR动态数据存储器,通过系统总线与所述的DSP主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的FIFO图像数据队列和MSG-FIFO消息队列中的图像数据;
Flash存储器,通过系统总线与所述的DSP主控制器相连接,用于保存所述图像识别处理系统的升级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DSP平台的图像识别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SP主控制器的主频大于900MHz,所述的DSP主控制器配置有L1P程序存储单元、L1D数据存储单元和L2缓存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5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