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葵花籽脱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648.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康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陈泽斌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葵花籽 脱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器械领域,具体的是葵花籽脱壳机。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行业,大量用到葵花籽仁,这就需要对葵花籽进行剥壳。现有的葵花籽剥壳装置,通常采用两个磨辊逆时针转动挤压葵花籽,将葵花籽壳破损实现脱壳。但是,两个磨辊逆时针转动时,其对葵花籽的挤压面小,容易出现漏脱壳的葵花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脱壳率的葵花籽脱壳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葵花籽脱壳机,包括壳体、磨辊、驱动装置;
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位于壳体一对侧的壳体二以及位于壳体一、壳体二两侧的支撑板;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位于两侧的支撑板之间,且其两侧与对应的支撑板可拆卸连接;由壳体一、壳体二和支撑板包围形成脱壳腔;所述磨辊仅有一个,且该一个磨辊设置于脱壳腔内且与支撑板转动配合;
所述壳体二包括中部的脱壳段和两端部的连接段;所述脱壳段的内表面为与所述磨辊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由磨辊的外表面与脱壳段的内表面形成挤压脱壳通道;在壳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挤压脱壳通道的上方;在壳体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挤压脱壳通道的下方;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磨辊由壳体二上方至下方转动。
进一步的,以磨辊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为基准面,所述壳体二的脱壳段与进料口位于基准面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与壳体二的脱壳段位于基准面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二的内表面安装有耐磨板。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板的内表面安装有耐磨齿一。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齿一一端固定于耐磨板的内表面,另一端向磨辊所在侧并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磨辊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齿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脱壳段的内表面为与所述磨辊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由磨辊的外表面与脱壳段的内表面形成挤压脱壳通道,故,相当于延长了挤压脱壳通道的长度,从而延长了葵花籽脱壳路径,降低了葵花籽未被脱壳的概率,提高了葵花籽的脱壳率。再者,在适当降低挤压力的时候,由于挤压脱壳通道的加长,挤压时间加长,在实现葵花籽壳破碎的同时避免挤碎葵花籽仁。且,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个磨辊,简化了结构,并且驱动装置仅驱动一个磨辊,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壳体1、壳体一11、壳体二12、脱壳段121、连接段122、支撑板13、脱壳腔14、磨辊2、耐磨齿二21、驱动装置3、挤压脱壳通道4、进料口5、出料口6、基准面7、耐磨板8、耐磨齿一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葵花籽脱壳机,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一11、位于壳体一11对侧的壳体二12以及位于壳体一11、壳体二12两侧的支撑板13;所述壳体一11与壳体二12位于两侧的支撑板13之间,且其两侧与对应的支撑板13可拆卸连接;由壳体一11、壳体二12和支撑板13包围形成脱壳腔14;所述磨辊2仅有一个,且该一个磨辊2设置于脱壳腔14内且与支撑板13转动配合;所述壳体二12包括中部的脱壳段121和两端部的连接段122;所述脱壳段121的内表面为与所述磨辊2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由磨辊2的外表面与脱壳段121的内表面形成挤压脱壳通道4;在壳体1上方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位于挤压脱壳通道4的上方;在壳体1下方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位于挤压脱壳通道4的下方;由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磨辊2由壳体二12上方至下方转动。
工作时,首先启动驱动装置3转动,驱动装置3通常为驱动电机,然后将葵花籽从进料口5送入脱壳腔14,由于进料口5位于挤压脱壳通道4的上方,且随着磨辊2的转动,葵花籽被送入挤压脱壳通道4,通过磨辊2与脱壳段121的内表面挤压使葵花籽壳破碎,使葵花籽壳与葵花籽仁脱离,然后,经过挤压脱壳通道4下方的出料口6排出。
由于脱壳段121的内表面为与所述磨辊2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由磨辊2的外表面与脱壳段121的内表面形成挤压脱壳通道4,故,相当于延长了挤压脱壳通道4的长度,从而延长了葵花籽脱壳路径,降低了葵花籽未被脱壳的概率,提高了葵花籽的脱壳率。再者,在适当降低挤压力的时候,由于挤压脱壳通道4的加长,挤压时间加长,在实现葵花籽壳破碎的同时避免挤碎葵花籽仁。且,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个磨辊2,简化了结构,并且驱动装置3仅驱动一个磨辊2,节约了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康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康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