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智能背包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996.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欣维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18;A45C15/00;A45C13/3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体 锁体 盖体 指纹输入模块 电源模块 驱动件 锁紧件 底座 背包 防盗 闭合 驱动连接 智能 包体盖 肩带 腔体 体内 穿过 外部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盗智能背包及其控制方法,其设备包括包体、锁体和指纹输入模块。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包体上,所述锁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包体的内部,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包体的外部,所述盖体穿过所述包体盖合于所述底座上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单元、驱动件和锁紧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紧件驱动连接,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盖体相配合,实现所述锁体的开启和闭合。所述锁体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指纹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包体的肩带上,所述指纹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使用方便,且电源模块易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盗智能背包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锁是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的特性成为识别身份的最重要证据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及司法领域。指纹认证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等特点。随着科技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也开始选择指纹锁。
现有的箱包中,加锁方式大多采用密码锁和指纹锁,传统技术中,指纹锁的电源设置于锁体的内部,在电源电量耗尽时,需要拆开锁体对电源进行更换,在频繁的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锁体的损坏,进而缩短指纹锁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盗智能背包及其控制方法,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源模块设置于锁体内部,在电源电量耗尽或者电源损坏时需要拆卸锁体进行更换,使得锁体易于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盗智能背包,包括:
包体,所述包体上设置有两根肩带,所述包体上设置两个拉链带,每一所述拉链带上设置有两个控制所述拉链带开启或者闭合的拉链头;
锁体,其设置于所述包体上,所述锁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包体的内部,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包体的外部,所述盖体穿过所述包体盖合于所述底座上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单元、驱动件和锁紧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紧件驱动连接;所述锁紧件上设置有多个锁牙,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多个锁槽,所述锁槽靠近所述锁牙的侧壁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锁槽与所述锁牙相配合,实现所述锁体的开启和闭合;所述锁体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包体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输电线连接;
指纹输入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肩带上,所述指纹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存储用户指纹信息和根据所述指纹输入模块的指纹输入信息控制所述驱动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控制单元对应于两个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增加按键和删减按键,所述增加按键和所述删减按键用于增加或者删减所述控制单元预存的用户指纹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上设置有应急供电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海关锁,所述海关锁包括锁芯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锁芯连接,所述顶板用于推顶所述锁紧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牙为为圆柱状,所述锁牙的端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底座倾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牙上设置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且靠近所述底座设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防盗智能背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所述指纹输入模块是否有指纹输入,若有,进入步骤S3,若无,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进入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欣维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欣维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