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单气缸或油缸压机进行扩口的退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7797.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杨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4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21399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气缸 油缸压机 进行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口工序的退料领域,主要是一种利用单气缸或油缸压机进行扩口的退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保温容器产品中,零件会因使用铁质刀具进行切割、其它工序模具设计不合理等而造成口部凹陷。这个问题,在保温容器行业里是普遍存在的。采用先进的激光切割技术取代铁质刀具进行切割,避免口部凹陷,这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加工方式。但是,因激光切割设备造价昂贵,且尚处于工艺验证阶段,所以绝大多数的企业依然选用铁质刀具进行切割,并增加一道扩口工序对口部凹陷进行矫正。
扩口工序因需要进行扩口、退料两个步骤,所以最常见是选择有两个气缸或油缸的设备。
常用扩口模具运动方式如图1,2所示。工作时,上模A在上压力缸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将零件B口部压入下模C中,实现扩口,如图1所示。此时,零件B牢牢的贴合在下模C上。待扩口结束,上压力缸带动上模A退回,顶杆F在下压力缸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动退料板D向上运动,并推出零件B,使其与下模C分离,如图2所示。最后,所有模具零件回到初始位置,工作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上模A装在压机上工作平台上,现简化只画出上模A。下模C安装在压机下工作平台E上,并用压板G、螺丝H锁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单气缸或油缸压机进行扩口的退料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利用单气缸或油缸压机进行扩口的退料机构,主要包括上模、下模、扩口机和气缸,所述的上模的上端通过连接板与气缸固定连接,上模的下端贯穿并套装在退料板内;固定在退料板上的螺丝A吊装在连接板上,使螺丝A能上下自由活动,丝杠固定在退料板上,退料板通过螺丝A和丝杠的限位作用,实现退料板的悬挂、零件的退料;即上模向下运动到极限前,退料板悬挂在连接板上;上模向上运动到极限时,退料板实现零件的退料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的上端通过螺丝B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与气缸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丝杠通过锁紧螺母A锁紧在退料板上,丝杠与扩口机的上工作平台配合起到在向上运动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退料板通过螺丝A吊装在连接板上,螺丝A穿过连接板上的通孔并通过锁紧螺母B锁紧在退料板上;螺丝A在通孔中自由活动,并起到退料板在向下运动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通过螺丝C、锁紧螺母C固定在扩口机的下工作平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退料机构与原先退料方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1、设备要求由双油缸的液压机降低为单气缸的气缸压机或油缸压机,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2、气缸压机或油缸压机价格仅一千元级,设备成本大幅降低;
3、简化流程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4、设备更加安全;
5、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扩口模具中上模向下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常用扩口模具中上模向上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3。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气缸1,连接板2,螺丝A3,锁紧螺母A4,退料板5,上模6,零件7,下模8,螺丝C9,扩口机10,螺丝B11,丝杠12,锁紧螺母B13,锁紧螺母C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如图3-6所示,这种利用单气缸或油缸压机进行扩口的退料机构,退料机构安装在单气缸/油缸的机器上;该退料机构主要包括上模6、下模8、扩口机10和气缸1,所述的上模6的上端螺丝B1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连接板2与气缸1固定连接,上模6的下端贯穿并套装在退料板5内。所述的下模8通过螺丝C9、锁紧螺母C14固定在扩口机10的下工作平台上。固定在退料板5上的3个螺丝A3吊装在连接板2上,螺丝A3穿过连接板2上的通孔并通过锁紧螺母B13锁紧在退料板5上;螺丝A3在通孔中自由活动,并起到退料板5在向下运动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退料板5上又装有4根等长丝杠12,并通过锁紧螺母A4锁紧在退料板5上,丝杠12与扩口机10的上工作平台配合起到在向上运动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退料板5通过螺丝A3和丝杠12的限位作用,实现退料板5的悬挂、零件7的退料;即上模6向下运动到极限前,退料板5悬挂在连接板2上;上模6向上运动到极限时,退料板5实现零件7的退料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7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毂铆接防错工装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出钞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