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成活率的玫瑰花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8444.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鑫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17/00;A01G25/00;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成活率 苗木移植 玫瑰花 树穴 土球 苗木 移植 深耕 硫酸亚铁 苗木生长 运输方便 植株行距 存活率 植株 生长 包扎 除草 避风 覆土 起苗 透水 种植 病虫害 光照 地势 浇灌 栽植 栽种 肥料 平坦 发育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成活率的玫瑰花种植方法,选取生长高度2m以上的生长强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且起挖、运输方便的苗木作为移植对象,起苗时植株带土球,土球挖好后包扎捆好,选取避风、有光照、地势平坦开阔的栽种地,苗木移植前10‑15天,先对栽植地进行一次透水浇灌,深耕15‑25cm,每亩地均匀撒入15‑18kg硫酸亚铁,覆土,3‑5日后按植株行距为2m×2m挖树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移植前树穴中放置肥料,能够为苗木移植后提供充分的养分,当苗木生长稳定后,对其进行除草和适当的维护,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降低损失,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玫瑰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成活率的玫瑰花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珍贵树种是属于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树种以及目前虽有一定数量,但也逐渐减少的优良树种的统称。1975年我国农林部曾把珍贵树种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坡垒、紫荆木、银杉、格木等9种及水杉、珙桐、秃杉等5种原生种,要严禁采伐,加强保护管理,如因特殊需要,报林业部批。第二类包括楠木、红椿、野荔枝、红杉等12种已逐渐减少,如需砍伐须经省林业局批,并报林业部备案。珍贵树种的分类具有相对性,往往根据新的珍贵树种的发现和现有珍贵树种的消长进行增补和调整类别。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的园林绿化大都提倡种植树形优美,花香色艳,抗性较强的观赏树种,而往往忽视了树种本身的经济价值,但是在移植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园林苗木的成活率,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成活率的园林苗木移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成活率的园林苗木移植,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生长高度2m以上的生长强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且起挖、运输方便的苗木作为移植对象,起苗时植株带土球,土球挖好后包扎捆好;
S2:选取避风、有光照、地势平坦开阔的栽种地,苗木移植前10-15天,先对栽植地进行一次透水浇灌,深耕15-25cm,每亩地均匀撒入15-18kg硫酸亚铁,覆土,3-5日后按植株行距为2m×2m挖树穴,5-7天后再对其进行一次深翻,树穴的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30-50cm,比土球高度深20-40cm,种植穴基部铺一层10-16cm厚的渣土,以田园图:沙:动物粪便为1:1:1的质量比均匀后,填入种植穴内;
S3:栽种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下旬,移植栽种前在每树穴内施入腐熟的有机肥8-10kg,将S1所挖掘的带土球的苗木种入树穴内,回填土壤中拌入15-20%的沙土,压紧,种植完毕后立即浇水,3日后第二次浇水,5日后第三次浇水;
S4: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开花前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0-50kg/亩,第二次在7-8月份施用磷钾复合肥30-50kg/亩,第三次在入冬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60-80kg/亩,栽培过程中,浇水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无积水为准,勤除草,防止病虫害;
S5:在苗木生长萌发的新芽展叶后,每隔10-15天进行叶面施肥,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降雨后应当重新喷洒一次,树干注射营养液,从5月底-9月底,及时给苗木补充营养液和水分,每株每次注射液量1000mL,原液:水的配比为1:200;
S6:待第二年苗木成活根系萌发后,进行土壤根部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鑫,未经蒋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水保土树木移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肉种植培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