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凝胶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8533.5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琴;马洪霞;李树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3/04;B32B3/12;B32B5/18;B32B37/06;B32B38/00;B32B38/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保温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和其上、下两侧固化的预浸料层(2)组成;所述预浸料层(2)使用≥1层的预浸料依次层叠铺设后固化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预浸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织物50~65份、树脂20~48份、助剂0~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预浸料中的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苯并噁嗪树脂、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树脂、硅树脂、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预浸料层(2)包括上预浸料层(21)和下预浸料层(22),上预浸料层(21)位于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的上表面上方,下预浸料层(22)位于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的下表面下方;上预浸料层(21)的四周边沿和下预浸料层(22)的四周边沿搭接,从而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被封闭在上预浸料层(21)和下预浸料层(22)之间。
5.一种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为增强气凝胶保温板材,包括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三层预浸料层(2)和夹心增强层(3);上、中、下三层预浸料层(2)两两形成两个层间,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设置在一个层间,夹心增强层(3)设置在另一个层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料层(2)使用≥1层的预浸料依次层叠铺设后固化得到;预浸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织物50~65份、树脂20~48份、助剂0~18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夹心增强层(3)使用蜂窝材料或者发泡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预浸料中的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苯并噁嗪树脂、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树脂、硅树脂、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模具上铺设≥1层的预浸料,得到未固化的下预浸料层(22);
②在步骤①得到的预浸料层的上方铺设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
③在步骤②铺设的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的上方再铺设≥1层预浸料,形成未固化的上预浸料层(21),上预浸料层(21)与下预浸料层(22)的四周边缘搭接;
④在上预浸料层(21)上依次铺设隔离膜、吸胶材料、透气材料、真空膜,真空膜四周与模具用密封胶粘接,真空管道与透气材料内部导通;抽真空,各层材料压实后,整体移入烘房,升温进行硬化。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模具上铺设≥1层的预浸料,得到未固化的下预浸料层(22);
②在步骤①得到的预浸料层的上方铺设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或夹心增强层(3)中的一种;
③在步骤②铺设的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或夹心增强层(3)的上方再铺设≥1层的预浸料,形成未固化的中预浸料层(23),中预浸料层(23)与下预浸料层(22)的四周边缘搭接;
④在中预浸料层(23)上铺设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或夹心增强层(3)中的步骤②未选择的一种;
⑤在步骤④铺设的夹心增强层(3)或纤维增强气凝胶层(1)的上方再铺设≥1层的预浸料,形成未固化的上预浸料层(21),上预浸料层(21)与中预浸料层(23)的四周边缘搭接;
⑥在上预浸料层(21)上依次铺设隔离膜、吸胶材料、透气材料、真空膜,真空膜四周与模具用密封胶粘接,真空管道与透气材料内部导通;抽真空,各层材料压实后,整体移入烘房,升温进行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5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