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管炉及其碳管炉隔离套的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106.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普;彭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迪远硬质合金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02;F27D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200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管炉 及其 隔离 设置 方法 | ||
1.一种碳管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管炉包括加热碳管(1)、炭黑粉层(2)、保温绝缘层(3)和炉壳(4),所述炭黑粉层(2)包覆在所述加热碳管(1)的外侧,所述保温绝缘层(3)包覆在所述炭黑粉层(2)的外侧,所述保温绝缘层(3)和炭黑粉层(2)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炭黑粉层(2)和保温绝缘层(3)的隔离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管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为圆筒形状的钢套(5),所述钢套(5)的壁面设置在加热碳管(1)加热后、所述炭黑粉层(2)的温度为600°-800°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管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5)上设置有管口(6),所述管口(6)可拆式连接有一用于密封所述管口(6)的盖板(7),所述管口(6)连通所述碳管炉的外部和炭黑粉层(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碳管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绝缘层(3)为氧化铝硅酸纤维棉层或石棉板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碳管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碳管(1)的外侧套接有用于隔离所述碳黑粉层(2)的隔离碳管(8)。
6.一种碳管炉隔离套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一测试碳管炉,所述测试碳管炉从内到外包括加热碳管(1)、炭黑粉层(2)、保温绝缘层(3)和炉壳(4);
2)沿所述测试碳管炉的径向插接多个测温装置(18),多个所述测温装置(18)的头部设置在所述炭黑粉层(2)内,且沿所述测试碳管炉的径向向外依次设置;
3)启动所述加热碳管(1)加热,待所述测试碳管炉内部的温度稳定后,通过所述测温装置(18)测量插接位置的温度,确定测试碳管炉从内到外的径向温度梯度分布,进而确定同类结构的碳管炉工作时的径向温度梯度分布;
4)确定所述隔离套的材料对应的最佳工作温度区;
5)在所述碳管炉对应的最佳工作温度区设置所述隔离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管炉隔离套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18)从所述测试碳管炉的炉壳(4)的外部向所述加热碳管(1)延伸,所述测温装置(18)包括一红外测温仪(15),所述红外测温仪(15)通过所述测温装置(18)内的一测温通道(16)测量所述测试碳管炉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管炉隔离套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18)还包括测温碳管(9)、碳管安装座(10)和观孔座(14),所述测温碳管(9)的一端位于所述炭黑粉层(2)的待测位置,另一端安装在碳管安装座(10)上,所述碳管安装座(10)安装在炉壳(4)上,且该碳管安装座(10)的另一端与所述观孔座(14)的一端连接,所述观孔座(14)的另一端安装有透镜(143),所述红外测温仪(15)设置在透镜(143)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管炉隔离套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孔座(14)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观孔座(14)的中心通孔的气孔(141),所述气孔(141)的出气口(142)向该透镜(143)的中心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管炉隔离套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为钢套(5),所述钢套(5)设置在温度为600°-800°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迪远硬质合金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迪远硬质合金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1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控制方法以及软件定义网络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彩色立体打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