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和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0497.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6K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技术 rfid 高精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适于注册用户较多的场合的人员身份验证,每个注册用户分配有一个具有独立编号的RFID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包括超高频RFID子系统、人脸识别子系统、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内存储有一注册用户信息数据库和一现场会员信息数据库;
所述注册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所有注册用户的身份信息、人脸信息,以及所有被分配给注册用户的RFID卡的编号信息,注册用户的人脸信息和持有的RFID卡的编号信息一一对应;
所述超高频RFID子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设置在指定场所内的RFID读卡器,每个RFID读卡器均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实时读取指定场所内的所有RFID卡的编号信息,并将读取的RFID卡的编号信息发送至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RFID读卡器发送的RFID卡的编号信息存在于注册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将与该RFID卡编号信息对应的注册用户的人脸信息发送至现场人员信息数据库中,根据指定场所内实时读取的所有RFID卡的编号信息动态更新现场人员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注册用户的人脸信息;
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安装在所述指定场所的进出通道处,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以实时获取进出通道处的用户脸部图像,对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处理后的用户脸部图像发送至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内安装有一人脸比对软件,响应于接收到人脸分析仪发送的用户脸部图像,调用人脸比对软件,将接收到的用户脸部图像与现场人员信息数据库中的注册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
1)响应于比对成功,判断位于进出通道处的该用户属于注册用户;
2)响应于比对失败,判断位于进出通道处的该用户不属于注册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子系统包括摄像单元和人脸分析仪;
所述摄像单元安装在所述指定场所的进出通道处;
所述人脸分析仪与摄像单元电连接,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以从摄像单元实时拍摄的进出通道处视频中提取出用户脸部图像,对提取的用户脸部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处理后的用户脸部图像发送至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分析仪包括视频流解码模块、人脸检测模块、人脸抓拍模块、人脸过滤模块;
所述视频流解码模块与摄像单元电连接,用以将摄像单元拍摄的视频解码成标准的YUV视频;
所述人脸检测模块用以对YUV视频进行人脸信息的提取;
所述人脸抓拍模块与视频流解码模块电连接,与人脸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以对输入的高于设定像素阈值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根据人脸检测模块的指令在每一帧图像中截取有效人脸图像,将该有效人脸图像本地保存;
所述人脸过滤模块与人脸抓拍模块电连接,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以对设定时间段内保存的同一个注册用户的人脸图片进行特征因素分析及综合评分,将综合评分最高的该注册用户的人脸图片上传至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因素包括人脸角度、正面、像素点、清晰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还具有一显示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RFID读卡器发送的RFID卡的编号信息存在于注册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将与该RFID卡编号信息对应的注册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均发送至现场人员信息数据库中;
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判断位于进出通道处的用户属于注册用户,将该注册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判断结果通过显示单元以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高精度识别系统还具有一警报单元;
所述警报单元响应于处理单元判断位于进出通道处的用户不属于注册用户,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4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机房的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体生物信息识别的门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