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辆运输的现场移动式激光增材修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522.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彧;齐欢;吴立鹤;李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14 | 分类号: | B60P3/14;C23C24/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辆 运输 现场 移动式 激光 修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增材修复设备,尤其是一种基于车辆运输的现场移动式激光增材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激光增材修复技术越来越成熟,市场应用也越来越广。某些质量体积较大的、难以搬运的待修复工件越来越多,因此就需要将现有的激光增材修复设备搬至修复现场,进行现场修复。
有些重要关键性工件损坏,没耽误一分钟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提高需求响应速度,能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进入修复作业状态就变得很重要。然而,一套激光增材修复设备包含很多关键组件——我们通常将这些组件称为设备单元,如激光器、光学头、送粉器等等。各设备单元之间的连接及系统调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同时现场制约因素很多,因此,需要修复设备安装便捷。
特别地,对于某些较长的或者修复面积较大的待修复体,传统的修复设备难以一次性覆盖到位,需要每次修复完一个区域后,拆卸搬移至另一待修复区域,现场操作很不便利,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运输的现场移动式激光增材修复设备,以提高现场增材修复需求响应速度和作业效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车辆运输的现场移动式激光增材修复设备,包括若干设备单元,还包括带有车厢的运输车,各个所述设备单元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厢内。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车厢的尾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打开所述车厢内腔的液压尾板。
所述车厢内配置有:
车载空调,以及
用于放置线路和管路、且带有门锁的物料柜。
所述设备单元是通过快拆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厢内的。
所述设备单元包括:
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车厢内的移动小车,
安装于所述移动小车上的升降平台和水气路控制盒,
安装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工业机器人,
由所述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携带的激光熔覆头,
通过光纤与所述激光熔覆头相连、且设于激光器控制柜内的激光器,
安装于所述水气路控制盒顶部的送粉机构,
用于控制所述工业机器人的机器人控制柜,以及
PLC控制柜。
所述机器人控制柜、所述激光器控制柜和PLC控制柜可拆卸拼接配合而形成一拼装控制柜。
所述激光熔覆头包括:
激光光学头,以及
与所述激光光学头相连的同轴激光熔覆喷嘴。
所述设备单元还包括激光水冷机、车载气瓶以及伸缩转台,所述伸缩转台配置有用于装夹轴类件的两轴变位机和伸缩后座。
所述设备单元之间的水气路、线缆连接均为快插连接结构。
所述激光器控制柜的背部配置有光纤收纳装置。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将激光增材修复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分成多个设备单元并可拆卸地安装于运输车辆的车厢中,对于质量体积较大、难以搬运的工件进行现场激光增材修复时,通过运输车运输,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抵达现场,抵达修复现场后可快速卸下并安装,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移动修复作业,完成后可快速回收,提高了现场修复灵活性。
2、设备配置有移动小车,针对较长或修复面积较大的工件,可通过推动移动小车,较为方便地实现不同位置的移动式修复,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车辆运输的现场移动式激光增材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运输车,101-车厢,102-液压尾板,2-车载空调,3-物料柜,4-移动小车,5-升降平台,6-工业机器人,7-水气路控制盒,8-送粉机构,9-机器人控制柜,10-光纤,11-激光器控制柜,12-PLC控制柜,13-激光光学头,14-同轴激光熔覆喷嘴,15-激光水冷机,16-车载气瓶,17-伸缩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基于车辆运输的现场移动式激光增材修复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传统激光增材修复设备相同的是,其也包括多个设备单元。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辆带有车厢101的运输车1,上述各个设备单元均可拆卸地安装于前述车厢101内。具体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