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912.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辉;杜社宽;夏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730099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非均质性 定量 表征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其系统,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该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包括:划分单层岩性体;统计单层岩性体的岩性体厚度;依据成像测井资料解释单层岩性体内的裂缝;统计单层岩性体中裂缝的裂缝厚度;计算裂缝发育率,其中,裂缝发育率为单层岩性体内裂缝厚度与该岩性体厚度的比值。该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出裂缝的非均质性分布强弱,也可以定量表征裂缝的纵向发育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裂缝不仅是火山岩油气藏的重要储集空间,而且是油气渗流的主要通道,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因此,裂缝分布特征研究决定勘探成败,影响经济效益。
目前,针对裂缝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法,但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
1、地质角度研究裂缝成因、裂缝特征、裂缝期次,侧重于裂缝微观发育特征的定性描述,准确度高,由于裂缝的纵横向强非均质分布特征,致使宏观分布规律研究的不确定性较大,横向对比能力不足。
2、测井角度的裂缝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及参数计算,可以获得较准确的裂缝参数,以裂缝密度、裂缝孔隙度为主,进行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但对分布规律则难以描述。
3、地震角度的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可对微断裂、裂缝发育区进行预测,但难以获得裂缝参数。
4、地质力学等为基础的裂缝建模及数值模拟,主要针对构造缝的发育机理进行研究,与应力场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裂缝分布,由于模型及参数并不能反映实际地层情况,致使误差较大,但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目前裂缝发育机理、特征及有效性研究较为深入,但对裂缝分布非均质性的研究仍以大尺度的地震属性预测为主,分辨率低、多解性强,定量研究很少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该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出裂缝的非均质性分布强弱,也可以定量表征裂缝的纵向发育程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系统,其用于定量表征裂缝的非均质性分布强弱,也用于定量表征裂缝的纵向发育程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裂缝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包括:
划分单层岩性体;
统计所述单层岩性体的岩性体厚度;
依据成像测井资料解释所述单层岩性体内的裂缝;
统计所述单层岩性体中所述裂缝的裂缝厚度;
计算裂缝发育率,其中,所述裂缝发育率为所述单层岩性体内的所述裂缝厚度与所述岩性体厚度的比值。
进一步地,所述划分单层岩性体的步骤包括:通过薄片鉴定资料和/或常规测井资料和/或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逐深度点的岩性解释;将纵向上连续且相同的岩性点组成所述单层岩性体。
进一步地,所述划分单层岩性体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通过薄片鉴定资料和/或常规测井资料和/或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逐深度点的岩性解释的步骤之后,结合岩屑录井资料约束和调整所述岩性解释。
进一步地,所述单层岩性体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单层岩性体的厚度均不小于0.5m,若其中一个所述单层岩性体的厚度小于0.5m,所述划分单层岩性体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厚度小于0.5m的单层岩性体划分到位于所述厚度小于0.5m的单层岩性体的上层且连续的所述单层岩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葡萄储藏及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