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取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994.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沙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建君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4C3/00;F24C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张群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应用 取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采用燃气罐为燃烧器提供能源的结构应用非常广泛。在厨房中,燃气罐可为灶具燃烧器供气,在户外,燃气罐可为临时性取暖或做饭用灶具供气。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6582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一体式灶具》(申请号:CN201520788544.9)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燃气罐、炉头以及连通燃气罐与炉头的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用以调节第一导气管内气流大小的调节阀,还包括与炉头同轴设置的环形锅架,环形锅架位于炉头的上方且通过多个支架与第一导气管可拆卸连接,环形锅架的上表面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锅体的支撑片,支撑片接近炉头的一端与环形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环形锅架的上环面固定连接。授权公告号为CN104048351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红外水平热辐射户外燃气取暖器》(申请号:CN201410258948.7)也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一用以放置燃气瓶的箱体,在箱体上设有点火控制装置,箱体底部设有万向轮,在箱体的前面板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装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红外线燃气燃烧器,红外线燃气燃烧器以水平向外的辐射方向安装,在开口外安装有金属网罩。上述取暖器在取暖炉箱体上直接开设开口,在开口处装设燃烧器,燃烧器的多孔陶瓷板从开口处露出,燃烧器进气并在陶瓷板表面燃烧,形成了红外线水平辐射取暖的方式,可以向其前方区域集中供暖,实现了低能耗高环保的目标。
对于上述通过燃气罐供气的燃烧器结构来说,优点是便于移动,但也存在较大的缺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燃气罐中的燃气逐渐减少,燃气罐中的气压下降,这就导致燃气输出动力不足,经常会发生燃气罐中的燃气未使用完毕,但燃烧器火力不足或中途熄火的问题,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向燃气罐中重新注入燃气,则燃气罐中未使用完毕的燃气就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使用成本增加。
因此,对于目前采用燃气罐的燃烧器来说,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燃气罐中的燃气得到充分利用、燃烧稳定、能有效避免中途熄火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燃烧器的取暖装置,该取暖装置有效延长了燃烧时间,且燃烧功率稳定,取暖效果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烧器,包括燃气罐、第一导气管及燃烧座,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一端与燃气罐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与燃烧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座上形成有供燃气流出并进行燃烧的燃烧面,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中部具有靠近燃烧面布置并能在燃气燃烧时与火焰接触的折弯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燃烧座具有混气室,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与该混气室流体连通,所述混气室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盖板,该盖板上开有多个出气孔,该盖板的外表面构成所述的燃烧面。优选地,所述的盖板为多孔陶瓷板。采用该结构,盖板可起到稳焰作用,使燃烧面各处的热效率均匀,有利于保持导气管折弯部的加热效果稳定,获得更好的燃烧效果并保持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燃烧器还包括靠近所述燃烧面布置的点火针。采用该结构,便于对燃烧面处的燃气进行点火。
一种应用有上述燃烧器的取暖装置,包括本体及设于该本体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设置有用以放置燃气罐的容置腔,所述燃烧座嵌置在本体中且燃烧面露出于本体的侧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燃烧座上开有靠近燃烧面布置的第一开口,所述折弯部穿过该第一开口位于燃烧面的前侧。该折弯部位于燃烧面前侧,可使第一导气管中的燃气分子受热加快运动,进而影响燃气罐的出气速度,实现燃烧稳定、燃气罐中燃气利用充分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的折弯部成形为U形且该折弯部的闭合端朝向燃烧面延伸。将折弯部设置为U形,并将U形折弯部的闭合端朝向燃烧面延伸,在燃气受热后,U形折弯部处的燃气分子相互碰撞剧烈,从而使燃气更顺畅的从燃气罐中输出,并获得好的燃烧效果,即使燃气罐已经使用的较长时间,燃气罐中的气压降低,也能对剩余燃气进行有效利用,并不影响燃气的燃烧效率。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中设置有与燃气罐的出气口相连接的燃气阀,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一端与燃气阀的第一出口相连接,所述混气室的一侧连接有喷射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与喷射管相连接。采用该结构,为燃气燃烧前与空气进行预混合提供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建君,未经沙建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