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接口瞬态抑制共享型保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2100.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琨;於二军;车炯晖;禹勇;屈盼让;王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放 航空电子设备 整流二极管 瞬态 雷电防护电路 电路 高集成度 设备接口 瞬态抑制 共享型 正向整流二极管 电子设备接口 反向串联 雷电防护 浪涌 串联 矛盾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航空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高集成度电子设备接口雷电防护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1、5)、TVS管(3)、公共瞬态泄放区(2)和机壳泄放地(4),所述整流二极管(1、5)具有瞬时浪涌功能,设备接口通过串联正向整流二极管(1)连接至公共瞬态泄放区(2),公共瞬态泄放区(2)通过TVS管(3)连接到机壳泄放地(4),各设备接口反向串联整流二极管(5)到机壳泄放地(4)。提供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接口瞬态抑制共享型保护电路,解决高集成度航空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和体积重量之间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航空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高集成度电子设备接口雷电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系统综合化的开展,航空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信号量急剧增多,体积和重量要求日益严苛。同时,随着分布式架构对于信号近端采集和近端处理的要求,产品的雷电防护要求不断增高。不断增高和雷电防护要求和设备的体积重量形成了日益尖锐的矛盾。
传统的航空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每个接口单独接双向的TVS管到机壳泄放地,当外部雷电的正尖峰和负尖峰感应到接口时,TVS管瞬时导通,将有害能量快速泄放到外部机壳上,避免对接口电路造成损害。
目前高集成度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设备单台产品就可能具备成百上千个接口,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雷电防护,则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会急速上升,不满足设备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接口瞬态抑制共享型保护电路,解决高集成度航空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和体积重量之间的矛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接口瞬态抑制共享型保护电路,其特征为:所述的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1、5)、TVS管3、公共瞬态泄放区2和机壳泄放地4,所述整流二极管(1、5)具有瞬时浪涌功能,设备接口通过串联正向整流二极管1连接至公共瞬态泄放区2,公共瞬态泄放区2通过TVS管3连接到机壳泄放地4,各设备接口反向串联整流二极管5到机壳泄放地4。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设备接口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的整流二极管(1、5)瞬时浪涌通流能力大于等于30A。
优选地,TVS管3的瞬时功率大于等于30000W。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设备接口至少为两个,每25个接口至少需要一个TVS管3。
优选地,公共瞬态泄放区2为在印制板上设置的覆铜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高瞬时浪涌电流二极管1和高瞬时浪涌电流的二极管5实现接口相互隔离,通过共享高瞬时功率TVS管3可以极大减小雷电防护电路的体积,符合航空机载电子设备高集成度、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整流二极管,2为公共瞬态泄放区,3为TVS管,4为机壳泄放地,5为整流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接口瞬态抑制共享型保护电路是由整流二极管1、公共瞬态泄放区2、TVS管3、机壳泄放地4和整流二极管5组成。
接口在靠近连接器出入口位置处设计雷电防护电路。
接口1与整流二极管1正极、整流二极管5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1的负极与公共瞬态泄放区2连接。整流二极管5与机壳泄放地4连接。
接口2与整流二极管1正极、整流二极管5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1的负极与公共瞬态泄放区2连接。整流二极管5与机壳泄放地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2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