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2109.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6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强;兰成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弓根螺钉 螺钉 连接螺栓 脊柱固定系统 聚醚醚酮 钛金属 椎体 骨骼 聚醚醚酮材料 钛金属材料 固定部件 固定螺塞 脊柱损伤 成单轴 矫形棒 椎弓根 多轴 后移 植入 愈合 三维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椎弓根螺钉脊柱固定系统。上述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由螺钉、连接螺栓、U型钉帽构成。上述螺钉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连接螺栓和U型钉帽采用钛金属材料制成。上述螺钉和U型钉帽由连接螺栓连接组成。根据临床固定需要可设计成单轴椎弓根螺钉和多轴椎弓根螺钉的结构形式。手术实施过程中将聚醚醚酮制成的螺钉部分植入椎体骨骼中,钛金属制成的U型钉帽置于椎弓根外、U型钉帽与矫形棒和固定螺塞连接组成三维脊柱固定系统。脊柱损伤愈合后移除钛金属制成的固定部件,将聚醚醚酮制成的螺钉留在椎体骨骼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经椎弓根植入的新型椎弓根螺钉,该技术产品可应用脊柱内固定,特别适用于退行性病变者、伴随骨质疏松患者、肿瘤患者的固定和复位。
背景技术
脊柱损伤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迅速发展。通过大量实验室研究以及对脊柱生物力学的更深刻认识、现代内固定器械的广泛应用和快速的发展推动了脊柱损伤治疗的迅速发展。脊柱固定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而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脊柱融合的疗效。对于肿瘤性、发育性、先天性、创伤性、退变性的情况,使用椎弓根螺钉和坚强的固定棒的短节段手术治疗已经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随着人类的预期生存时间的延长,老年人口在总的人口中的比例在逐年增高,而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出来的疾病,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增高。1900年,女性新生儿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1999年,预期寿命达到了83岁。现在啊,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约30%的绝经后女性和20%的50岁以上的男性会发生椎体骨折。
现有的各种椎弓根器械已经能很好的应对较为单一的病变的内固定。针对骨质疏松的患者也出现了一些可注射骨水泥辅助固定的椎弓根螺钉如专利公开号:CN201290757Y所公布的技术方案,还有将椎弓根螺钉杆部设计成机械膨胀式的结构如公开号:CN2647255所公布的技术方案。总结目前已经公布的技术方案均是增加椎弓根螺钉的锚固能力以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内固定松动失效。同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治疗的患者一般不能将内固定物移除、或者移除后会留下较大的骨洞。不移除内固定物的患者由于金属内固定物的系统刚性大于人体骨骼很容易导致应力遮挡和进一步骨质疏松。移除内固定物的患者椎体中留下的骨洞也容易导致再次骨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攻克目前技术水平的瓶颈,提供一种全新的椎弓根螺钉脊柱固定系统。上述椎弓根螺钉采用钛金属材料和聚醚醚酮材料相组合的结构型式。植入椎弓根内的螺钉部分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提供三维结构刚性的连接部分采用钛金属材料制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由螺钉、连接螺栓、U型钉帽构成。上述螺钉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连接螺栓和U型钉帽采用钛金属材料制成。上述螺钉和U型钉帽由连接螺栓连接组成。根据临床固定需要可设计成单轴椎弓根螺钉和多轴椎弓根螺钉的结构形式。
钛金属是目前临床最为广泛采用的椎弓根螺钉制造材料,其弹性模量和系统刚性远大于人体骨骼、是坚强固定的理想材料。聚醚醚酮材料弹性模量介于人体皮质骨和松质骨之间、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植入材料。上述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植入椎体骨骼部分的螺钉采用聚醚醚酮制成,承担系统刚性的连接螺栓和U型钉帽采用钛金属材料制成,该系统植入人体后在保证系统刚性的前提下、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的螺钉能有效减少应力的遮挡、防止骨质疏松。脊柱损伤愈合后移除钛金属植入部件、将聚醚醚酮螺钉留在骨骼内,既能移除系统的应力遮挡又不会形成骨洞、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相对钛金属材料、聚醚醚酮材料不会影响X射线、MRI的评价,对放疗、化疗均没有影响。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中单轴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中多轴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21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搭接熔合标本袋及取物器械
- 下一篇:一种限制体内植入物磨屑扩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