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种青蒿防控烟草曲叶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2322.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磊;陈云松;邓盛斌;杨晓东;肖江海;陈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种 青蒿 烟草 曲叶病 方法 | ||
套种青蒿防控烟草曲叶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青蒿苗种植在烟田垄体两侧,青蒿苗种植7天后,将烟苗种植在垄的中间;待青蒿长至80~90 cm时进行封顶、修枝处理,处理得到的青蒿枝条制成青蒿浆体,通过过滤静置,得到青蒿液;烟株田间生育期40~80天时,每隔7天,用制得的青蒿液对烟苗进行一次喷施;烟苗成熟采收后,将制得的青蒿有机肥施入烟田中,与种植在田中的青蒿一起翻耕埋入土。青蒿叶片在与烟苗共同生长的过程中,释放的挥发物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制成的青蒿液喷洒烟草能增强对烟草曲叶病毒病的防控能力;青蒿枝条和残渣埋入土中,可形成对土壤有益的长效抑菌有机肥;本技术投入成本低、防病效果好,能显著降低相应的农药施用量,生态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套种青蒿防控烟草曲叶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曲叶病毒,简称TLCV,属于病毒,主要寄生在烟草上,是制约烟叶生产和烟种繁育的主要病害,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烟蚜和烟粉虱传播,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烟蚜和烟粉虱大肆繁殖,烟草曲叶病毒病发病率较高,使得烟草叶柄、主脉、茎秆扭曲畸形,造成烟株矮化、生长迟滞和枝叶丛生等一系列严重病害问题。目前,常采用药性较强的化学农药防治烟草曲叶病,且需要大面积统一防治,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该防治方法存在费用较高、药效持续时间短、防治效果不稳定以及农药残留较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烟草曲叶病存在费用高、药效不稳定、农药残留较多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套种青蒿防控烟草曲叶病的方法,具体方案是:
一种套种青蒿防控烟草曲叶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青蒿苗和烟苗套种:将青蒿苗种植在烟田垄两侧,垄的高度为35 cm,宽度为100cm,垄与垄之间开有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为30 cm,青蒿苗的种植间距为30~40 cm,青蒿苗种植7天后,将烟苗种植在垄的中间,烟苗的种植间距为50~60 cm,青蒿苗种植行与烟苗种植行的间距为30 cm;
B、制备青蒿液:待青蒿长至80~90 cm时进行封顶、修条处理,处理得到的青蒿枝条,用水洗净,用切割机将青蒿枝条切割成长度为2~5 cm的碎段,再将碎段放入磨浆机进行破细胞壁研磨处理20~30 min,制得浆体;然后将浆体与水的重量比1:2的比例混合,制得青蒿浆体,青蒿浆体用纱布过滤后得青蒿混合液,青蒿混合液静置2 h后,将上层清液取出得到青蒿液,下层沉淀分离出的青蒿渣与纱布过滤出的青蒿渣经混合发酵腐熟后制成青蒿有机肥,在第二年烟苗田耕作时使用;
C、喷洒青蒿液:烟苗田间生长40~80天期间,每隔7天,采用步骤B中的方法对青蒿进行封顶和修枝,用得到的枝条制备青蒿液,用制得的青蒿液对烟株进行一次喷施,每次使用的青蒿液放置时间不超过3天,每亩喷洒青蒿液100公斤;
D、烟田后期管理:烟株成熟采收后,将制得的青蒿有机肥施入烟田中,与种植在田中的青蒿一起翻耕埋入土,于土壤内缓慢发酵成长效抑菌有机肥。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青蒿叶片在与烟苗的共同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挥发物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在烟草两侧种植成排的青蒿,能有效阻隔烟蚜和烟粉虱从外界环境中随意迁飞到烟草上,主动有效地隔断了外源烟草曲叶病毒的进入;
2、当青蒿长到80~90 cm时经过封顶修枝处理,此时正好是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封顶时受损的青蒿枝条挥发物的产生量增大,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增加;
3、烟苗种植到40~80天,病虫害发生率较高,此时用制成的青蒿液,每隔七天喷施一次烟草,增加青蒿枝条挥发物对烟草田内烟蚜和烟粉虱种群数量的抑制,降低烟草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2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