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渔漂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3528.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涂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平华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3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4143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渔漂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漂身芯材;(2)将脚签插入上述漂身芯材里;(3)在漂身芯材上涮丙烯酸微球颗粒;(4)浸泡碳纤维编织软管;(5)空心管套在浸泡过的碳纤维软管上,再把涮有丙烯酸微球颗粒的漂身芯材放入套好碳纤维编织管的空心管上,再慢慢将空心管抽出并将碳纤维编织管紧套在有丙烯酸微球颗粒的漂身芯材上,完成包料;(6)加热成型;(7)粗胚精细打磨;(8)涂装。本发明工艺所得产品的品质稳定,粗胚良品率高,平衡度好,无纤维的重合口,粗胚完成以后可以将合模线处理干净实现无缝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漂的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渔漂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渔漂的制作大都是采用巴尔沙木、纳米、芦苇、孔雀羽等材料, 但巴尔沙木,纳米, 芦苇, 孔雀羽这几种工艺的产品大都不耐用;目前正在研发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渔漂,现有的碳纤维材料的制作工艺,它一般是用0/90的单方向性布合成不同的角度和1K,3Kwoven的布进行包扎,这样制作的产品会有不同纤维材料的重合口,这样会造成浮漂的平衡度不稳定,严重时还会出现浮漂在重合口裂开的情形;或者是将材料进行贴模而做,虽然这样的工艺没有重合口产生,但是由于两片材料之间的厚度会产生合模线,就是经过研磨处理毛胚后,还是有出现合模线裂开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渔漂的制作工艺,该工艺所得产品的品质稳定,粗胚良品率高,平衡度好,无纤维的重合口,粗胚完成以后可以将合模线处理干净实现无缝对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纤维渔漂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泡好的聚胺酯材料按漂身尺寸进行裁剪,并经过成型后得漂身芯材;
(2)裁剪好脚签,并将脚签插入上述漂身芯材里12~15mm;
(3)在插好脚签的聚胺酯的漂身芯材上刷丙烯酸微球颗粒;
(4)将碳纤维编织软管放入稀释好的环氧树脂中浸泡;
(5)空心管套在浸泡过的碳纤维软管上,再把刷有丙烯酸微球颗粒的漂身芯材放入套好碳纤维编织管的空心管上,再慢慢将空心管抽出并将碳纤维编织管紧套在有丙烯酸微球颗粒的漂身芯材上,完成包料;
(6)将包料好的材料放入成型模中加热成型,脱模后可得粗胚,用水磨砂纸将粗胚上的树脂磨干净;
(7)粗胚精细打磨:先用砂纸带水进行粗磨,再用砂纸进行细磨,最后用砂纸进行精细磨;
(8)涂装:进行透明底漆加工,再画上产品设计的图案,最后进行透明金油处理得完成品。
步骤(3)中刷丙烯酸微球颗粒具体为:先将环氧树脂和醋酸甲脂中加入丙烯酸微球颗粒和黑色的染料水一起搅拌均匀,再将上述溶液刷在插好脚签的聚胺酯的漂身芯材上,然后常温静置12小时或者在50℃的恒温下烘烤2小时将醋酸甲脂挥发。
步骤(4)中浸泡具体为:环氧树脂加入等重量的醋酸甲脂稀释,再将碳纤维编织软管浸入稀释好的环氧树脂中泡10~12秒,然后将碳纤维编织软管取出并将多余的树脂刮掉,常温静置12小时或者在50℃的恒温下烘烤2小时将醋酸甲脂挥发。
本发明工艺所得产品的品质稳定,粗胚良品率高,平衡度好,无纤维的重合口,粗胚完成以后可以将合模线处理干净实现无缝对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碳纤维渔漂采用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将发泡好的聚胺酯材料按漂身尺寸进行裁剪,并经过成型后得漂身芯材;
(2)裁剪好脚签,并将脚签插入上述漂身芯材里12~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平华,未经涂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