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洗米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3937.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问达茂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糯米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洗米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人们不仅要讲究吃饱,更要讲究吃得有营养。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糯米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它具有天然的米香味和爽滑的口感,糯米粉以柔软、韧滑、香糯而著称,可以用来制作麻团、元宵之类食品和小吃。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等,具备营养丰富的特点,近年来对糯米粉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传统的糯米粉多是靠手工制备,劳动强度大,而且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精通手工制作糯米粉的匠人越来越少。机械化方面是在近20年才开始慢慢出现和发展半机械化生产糯米粉。
糯米粉生产首先要对糯米进行清洗,清洗是一项重要环节,清洗过后会产生大量的洗米废水,洗米废水中主要成分有碎米、糠皮、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如果洗米废水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洗米废水会形成污水的COD、BOD和悬浮物SS,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必须对洗米废水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洗米废水的处理装置,解决对洗米废水进行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采用一种用于洗米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絮凝装置和气泡分离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絮凝装置相连,所述絮凝装置与分离装置相连,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气泡分离装置包括气泡产生器和气泡分离室,所述絮凝装置包括絮凝室和过滤室。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洗米废水先经过过滤装置有效过滤掉颗粒及大的杂质,可以减轻后续废水处理的负担,絮凝装置可通过絮凝有效去除洗米废水中的杂质,气泡分离装置利用气浮原理,气泡产生器产生大量气泡进入气泡分离室中,洗米废水中的絮凝物粘附其上,使絮凝物的比重远远小于实际比重,随着气泡上升,将絮凝物浮至液面,达到液固分离的目的,通过两次处理,对洗米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既能提高洗米废水的回收利用,又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
进一步,所述过滤池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絮凝装置相连,所述废水进水口设于过滤池上部,所述废水出水口设于过滤池下部,所述过滤池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废渣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硅藻土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和硅藻土过滤网之间设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上部和过滤通道下部呈开口型,所述过滤通道中部呈狭长通道,所述过滤通道上部连接于活性炭过滤网与过滤池连接处,所述过滤通道下部连接于硅藻土过滤网与过滤池连接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洗米废水先通过废渣过滤网,洗米水的沉淀物和清水会通过废渣过滤网,而一些杂质不能通过废渣过滤网而留在废渣过滤网上,这样可先清除洗米水中的杂质,经过废渣过滤网的洗米水再通过不锈钢过滤网进行沉淀,沉淀物会留在不锈钢过滤网上,不锈钢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之间过滤通道的设置,可有效减慢不锈钢过滤网的过滤速度,保证洗米水在不锈钢过滤网上有足够的沉淀时间,进而保证洗米水的过滤效率,经过不锈钢过滤的洗米水再经过活性炭过滤网,将洗米水再次净化,保证充分保证洗米废水净化的效果,随后净化完成的废水水从废水出水口排出。
所述絮凝室设于过滤室上方,所述絮凝室上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絮凝室与过滤室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倾斜设置且从左至右倾斜向下,所述隔板左端与絮凝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絮凝室下部设有中转口,所述隔板右端与中转口连接,所述中转口与过滤室连通,所述中转口处设有闸板,所述过滤室内设有不锈钢过滤板,所述过滤室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洗米废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絮凝室中,通过向絮凝室中加入絮凝剂,使洗米废水在絮凝室中絮凝,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闸板,洗米废水通过中转口缓慢进入过滤室中,中转口的设计可减缓液体的流动速度,尽量减少絮凝物的破坏,进入过滤室通过不锈钢过滤板进行过滤后再进入气泡分离室中。
进一步,所述气泡发生器包括喷嘴、空气室、喉管和扩散室,所述空气室一端与喷嘴连接,空气室另一端与喉管连接,所述喉管另一端与扩散室连接,所述扩散室与进气泡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问达茂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问达茂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