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4665.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孔勇平;钟致民;陆钢;周丽莎;陈长怡;黄泽源;沙庆良;缪翀莺;余冬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曲瑞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源信息 电子围栏 被监控终端 监控平台 区域监控 信息库 信号源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匹配结果 终端 匹配 发送 定位服务设备 通信技术领域 实时定位 资源消耗 计算量 围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方法包括:监控平台接收被监控终端发送的信号源信息,信号源信息为终端当前接收到的信号源的信息;监控平台将接收到的信号源信息与信息库中的信号源信息进行匹配,其中,信息库中的信号源是在电子围栏区域内能够接收到的信号源;监控平台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被监控终端是否在围栏区域内。本发明能够直接将被监控终端发送的信号源信息与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被监控终端是否在电子围栏区域中。相比于终端进行实时定位的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终端和相关定位服务设备的计算量,降低了资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围栏监控主要用于监测人或物是否进入或离开预先设定好的监控区域,并根据预设条件触发报警事件。目前的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技术主要依靠定位技术实时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以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在围栏区域内。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持续对终端进行定位,对终端有一定的限制,并且由于频繁的定位大量消耗移动终端的电量和定位平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电子围栏区域监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方法,包括:监控平台接收被监控终端发送的信号源信息,信号源信息为终端当前接收到的信号源的信息;监控平台将接收到的信号源信息与信息库中的信号源信息进行匹配,其中,信息库中的信号源是在电子围栏区域内能够接收到的信号源;监控平台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被监控终端是否在围栏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源信息为信号源名称;监控平台响应于在信息库中查找到被监控终端发送的所有信号源名称,判定被监控终端位于电子围栏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源信息包括信号源名称和信号源对应的信号强度;监控平台响应于在信息库中查找到被监控终端发送的所有信号源名称,并且被监控终端发送的信号源的信号强度大于信息库中存储的相应信号源的强度,判定被监控终端位于电子围栏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平台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被监控终端是否在围栏区域内包括:监控平台响应于被监控终端当前发送的信号源信息与信息库中的信号源信息不匹配,查看被监控终端当前发送的信号源所在位置、以及被监控终端其他时刻发送的信号源所在位置的距离,其中,其他时刻与当前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值;响应于距离大于预设值,监控平台判定被监控终端在围栏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围栏区域监控方法还包括:监控平台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采集终端在电子围栏区域内接收到的信号源信息;监控平台将采集终端发送的信号源信息存储到信息库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围栏区域监控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监控终端发送的信号源信息,信号源信息为终端当前接收到的信号源的信息;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源信息与信息库中的信号源信息进行匹配,其中,信息库中的信号源是在电子围栏区域内能够接收到的信号源;判断模块,用于监控平台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被监控终端是否在围栏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源信息为信号源名称;信息匹配模块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在信息库中查找到被监控终端发送的所有信号源名称,判定被监控终端位于电子围栏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源信息包括信号源名称和信号源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匹配模块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在信息库中查找到被监控终端发送的所有信号源名称,并且被监控终端发送的信号源的信号强度大于信息库中存储的相应信号源的强度,判定被监控终端位于电子围栏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4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