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光学系统的遮光薄板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4770.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隆;侯林宝;张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光学系统 遮光 薄板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大视场光学系统视场切分的遮光薄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利用N-1块遮光薄板将光学系统视场分为:[ω0~ω1]、[ω1~ω2]、…、[ωn-1~ωn]、…等N个子视场,其中,ω0、ω1、…、ωn-1、ωn、…为所述子视场的光轴倾斜角度;
(2)根据各子视场光轴倾斜角度,确定N-1块遮光薄板各自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遮光薄板平面法线垂直于光学系统视场方向遮光薄板内表面法线,其中,遮光薄板倾斜角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ωn-1,n为第n-1块遮光薄板的倾斜角度,ωn为子视场光轴倾斜角度;
(3)根据各子视场的光轴倾斜角度,确定N-1块遮光薄板各自结构外包络,其中,遮光薄板结构外包络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D0为入射光轴的直径,xn-1,n、zn-1,n为第n-1块遮光薄板结构外包络端点于光学视场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
其中,所述光学视场坐标系以光学系统视场的入射光瞳中心为坐标原点,将入射光瞳光轴方向设为Z轴,与入射光瞳平面平行方向设为X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Y轴;
(4)通过子视场渐晕系数计算各子视场内入射光轴于入射光瞳上对应阴影面积,其中,各子视场内入射光轴于入射光瞳上对应阴影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n为子视场渐晕系数,ΔSn、ΔSn’为光学系统各子视场内入射光轴于入射光瞳上对应阴影面积;
(5)根据步骤(4)所得光学系统各子视场内入射光轴于入射光瞳上对应阴影面积,计算各子视场对应阴影部分光轴直径,其中,各子视场对应阴影部分光轴直径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Δrn、Δrn'为各子视场对应阴影部分光轴直径;
(6)根据步骤(5)所得各子视场对应阴影部分光轴直径确定各遮光薄板长度,其中,遮光薄板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n-1,n为第n块遮光薄板的长度;
(7)根据步骤(2)所得遮光薄板倾斜角度、步骤(3)所得遮光薄板结构外包络、步骤(6)所得遮光薄板长度,确定遮光薄板结构内包络,完成各子视场遮光薄板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视场光学系统视场切分的遮光薄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薄板材料为2A12铝合金,通过加强筋加固,所述加强筋材料为2A12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4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
- 下一篇:氟泵供液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