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产高纯度薛佛氏盐和G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5936.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3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旭斌;徐伟;朱敬鑫;魏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43 | 分类号: | C07C309/43;C07C303/06;C07C30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朱思兰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产 纯度 薛佛氏盐 方法 | ||
一种联产高纯度薛佛氏盐和G盐的方法:以2‑萘酚为原料,硫酸为磺化剂,于20~90℃反应1~10h,得磺化液;在所得磺化液中加水,于70~150℃水解1~2h,得水解液;在所得水解液中加入氨,于70~130℃保温1~5h进行盐析,之后降温至40~50℃过滤,滤饼经水洗、干燥即得薛佛氏盐成品,滤液和洗涤废水混合后,加入氨或硫酸铵,于70~130℃保温1~5h进行盐析,之后降温至40~50℃过滤分离,滤饼干燥后即得G盐成品;本发明工艺可实现薛佛氏盐和G盐的联产,得到高纯薛佛氏盐和G盐的同时,提高原料整体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工艺简单、环保经济。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产薛佛氏盐和G盐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薛佛氏盐(2-萘酚-6-磺酸盐)和G盐(2-萘酚-6,8-二磺酸盐)均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薛佛氏盐用于制造酸性染料和食用染料;G盐则用于生产酸性大红3R、酸性络合紫5RW和弱酸大红G等染料,也可用于制备2-氨基-8-萘酚-6-磺酸和2-氨基-6,8-萘二磺酸等中间体。
传统薛佛氏盐生产是以2-萘酚为原料,浓硫酸100~120℃磺化3~10h,降温后经盐析、过滤得粗品,再加入碱液溶解后,经酸化、盐析制得。该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收率低(70%左右),滤饼中含有较多副产物R盐,需对得到的粗品进行溶解、酸析分离副产物,导致产生大量废水;另一方面,盐析过程一般采用氯化钠为盐析剂,导致体系中存在大量氯离子,增加了设备选材和废水处理难度。并且,磺化反应过程中也会产生焦油,需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产生固废,增加了处理成本。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对上述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有机酸作溶剂,在碱金属盐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磺化反应,产品选择性提高至90%以上,纯度98%。但该法成本较传统方法高出很多,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G盐生产是以2-萘酚为原料,经磺化、中和、盐析、过滤等步骤反应而得,磺化酸度较高,需采用98%酸和105%酸混酸磺化;且需分步加酸、梯度升温。但即使如此,所得G盐收率依旧较低(70%左右),滤饼中依旧含有较多薛氏盐和R盐等副产物,导致纯度≤80%,如要获取更高纯度的G盐,则势必进一步影响收率。而G盐废水中又有大量的R盐,需要进行萃取/反萃工序提取,但也只能获得品质较差的R盐。
综上所述,合成薛佛氏盐/G盐均存在成品较难提纯、收率偏低、原料利用率不高、工序繁杂等缺点。因此,发明一种在同一生产过程中,联产高纯度薛佛氏盐和G盐的方法,同时废水中副产物R盐较少,无需额外提取,对避免繁琐的产品精制及废水后处理过程,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产高纯度薛佛氏盐和G盐的方法,采取氨/硫酸铵作为盐析剂进行分步盐析,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利用率高、操作工序简单,无固废产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产高纯度薛佛氏盐和G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2-萘酚为原料,硫酸为磺化剂,于20~90℃(优选50~80℃)反应1~10h(优选4~6h),得磺化液;在所得磺化液中加水,于70~150℃(优选80~120℃)水解1~2h,得水解液;在所得水解液中加入氨,于70~130℃(优选80~110℃)保温1~5h(优选1~2h)进行盐析,之后降温至40~50℃过滤,滤饼经水洗、干燥即得薛佛氏盐成品,滤液和洗涤废水混合后待用;
所述硫酸的浓度为95~100wt%;
所述氨为氨气或氨水,所述氨气可通过流速控制其投料量,所述氨水的氨含量为15~30wt%,优选20~25wt%;
所述2-萘酚与硫酸的质量比为1:1.5~3;
所述2-萘酚与磺化液中所加水的质量比为1:0.5~1.5,优选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