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剖面测量浮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982.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彬彬;崔维成;陈鹿;胡胜兵;罗高生;张舜;郭健;茆忠俊;李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储液单元 剖面测量 通讯单元 北斗 深海 传感器设置 测量数据 定位准确 剖面浮标 玻璃球 传感器 浮标 隔档 耐压 下潜 发送 体内 造型 标本 分割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剖面测量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北斗通讯单元、至少一个传感器和外储液单元;所述壳体,为耐压玻璃球造型,其内部为隔档件分割成第I单元和第II单元;所述北斗通讯单元设置于壳体上,用于接收和发送各类信号和测量数据;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的内侧和/或外侧,用于监测壳体内外的各项数据;所述外储液单元设置于壳体外;提供一种设备简单,下潜深度能达到4500米,定位准确的剖面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海勘探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深海剖面测量浮标。
背景技术
剖面探测浮标能自动沉浮以获得海洋水文要素的剖面沿海流轨迹的分布的漂流浮标。前多采用的声学定位方法在大洋环流调查考察时存在困难,由于声学定位不是“自持”的,它的行为受到声学定位能力的制约,即、此类设备依赖海底固定设置的海底声源声学信号,测量海域受海底固定设置的声源声学信号限制,而大洋环流带的直径往往是数千公里,声学长基线定位无能为力,因此也限制了目前这类主流设备在大洋环流研究中的应用。
此外,在北大西洋,2000米深处的温、盐度关系变化较快,对剖面浮标获取的资料采用延时模式校正十分困难,将自动剖面浮标的观测深度从目前的2000米延伸到更大深度上,获取更深的观测资料非常必要,但是,目前国内开发的剖面探测浮标往往存在下潜深度有限,无法突破2000米的深度,很难满足科学调查的需要,因此,开发大深度深海剖面测量浮标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备简单,下潜深度能达到4500米,定位准确的剖面浮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海剖面测量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北斗通讯单元、至少一个传感器和外储液单元;
上述壳体,为耐压玻璃球造型,其内部为隔档件分割成第I单元和第II单元;
上述北斗通讯单元设置于壳体上,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用于接收和发送各类信号和测量数据;
信号包括本机的地理位置坐标信号,远程控制端的测量指令、开机或关机指令等等;
测量数据包括洋流数据,水生物数据,水温水压等等各类用于研究海洋的检测数据;
上述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的内侧和/或外侧,用于监测壳体内外的各项数据;此类传感器可以为温盐深仪、叶绿素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
上述外储液单元设置于壳体外;
其中,上述第I单元内设有驱动设备、超高压微型液压泵、换向阀、内储液单元;
上述驱动设备与超高压微型液压泵电气连接,驱动超高压微型液压泵;
上述超高压微型液压泵第一端与换向阀第一端相连;
上述超高压微型液压泵第二端与内储液单元相连;
上述换向阀第二端与内储液单元相连;
上述换向阀第三端与外储液单元相连;该连通的方式一般需在保证球内环境真空密封的情况下,贯通第II单元来实现。
上述相连的方式一般通过可容液体流通的管路来实现;
该换向阀通过切换能实现超高压微型液压泵、内储液单元和外储液单元之间的两两或三向之间的导通。
上述第II单元内设有供电单元,为剖面测量浮标内的各设备进行电源的供给。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海剖面测量浮标,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壳体为双层玻璃材质的球体结构,分为内球体和外球体;
上述内球体和外球体之间为真空环境;
上述内球体之内也为真空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安装船舶舱盖的工作方法及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潜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