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灭火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7002.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襟;郑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普安全科技(徐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62 | 分类号: | A62C13/62;A62C13/78;A62C3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灭火器 | ||
一种家用灭火器,包括瓶体、喷筒、喷管和电控系统,所述喷管与瓶体相连通,所述喷筒安装在喷管的前端,所述瓶体上固定有喷筒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灭火器喷筒上,所述喷筒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安装在喷筒上的卡槽内;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连的太阳能供电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四个避障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声音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相连,所述灭火器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轮子,四个避障模块分别安装在灭火器底边的前方、左侧、右侧和后方。该灭火器的灭火器喷筒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可以根据语音指令随叫随到,方便使用,同时可以提醒家中其他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器,特别是一种家用灭火器。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手提式灭火器一般包括瓶体、装在瓶体内的灭火剂、灭火器喷筒、灭火器喷管、压力表和把手,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立,拔掉把手上的插销,打开灭火器喷管,使灭火器喷管对准火苗,手压把手,既可将灭火气喷出灭火。现如今,由于人民安全意识的提高,有些家庭也开始储备灭火器,灭火器喷筒通常是圆柱形喇叭状,其占用空间大,若将其集中存放又不利于险情发生时使用,对于老年人、孕妇或有残疾的特殊人群来说,存在着使用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家中其他人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灭火器,该灭火器的灭火器喷筒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可以根据语音指令随叫随到,方便使用,同时可以提醒家中其他人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灭火器,包括瓶体、喷筒、喷管和电控系统,所述喷管与瓶体相连通,所述喷筒安装在喷管的前端,所述瓶体上固定有喷筒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灭火器喷筒上,所述喷筒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安装在喷筒上的卡槽内;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连的太阳能供电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红外避障模块一、红外避障模块二、红外避障模块三、红外避障模块四、无线通信模块、声音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相连,所述灭火器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轮子,红外避障模块一、红外避障模块二、红外避障模块三、红外避障模块四、分别安装在灭火器底边的前方、左侧、右侧和后方。
进一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中的语音识别芯片采用LD3320A型号。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中的核心单片机采用STC11L08XE型号,3.3V电压供电,设置有双串口。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充电电路、降压电路和电池过充过放控制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电路由太阳能电池板E1、二极管D1、1欧姆小电阻R1、稳压二极管D2和锂电池E2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E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1欧姆小电阻R1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与锂电池E2的正极连接,太阳能电池板E1的负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锂电池E2的负极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稳压芯片XC6206系列、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锂电池E2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XC6206的VIN端,XC6206的VOUT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锂电池E2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XC6206的VSS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池过充过放控制电路由电阻R2、电阻R3、电容C3、双MOSFET芯片FS8205A和锂电池保护芯片HY2111系列组成,所述锂电池E2的正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HY2111系列IC的VDD端,锂电池E2的负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HY2111系列IC的VSS端、接地,同时锂电池E2的负极连接FS8205A的一端,经FS8205A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3,FS8205A的另外两端及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至HY2111系列IC的OD和OC和CS端。
进一步,所述瓶体上还设置有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普安全科技(徐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普安全科技(徐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