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油管柱及油气开采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7235.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杨德锴;张杰;李夯;李渭亮;廖洪千;马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38;E21B33/12;E21B43/27;E21B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油 管柱 油气 开采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油管柱,包括:油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用于延伸至油井井口,所述第二端用于下探至待开采的目的层段;转换气锚,设于所述油管上,用于实现油井的由自喷转入机抽后的油气分离;封泵装置,与所述转换气锚间隔一定距离地设于所述油管上,并相对所述转换气锚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置,用于封隔油井的井内压力。该采油管柱为一种压裂、自喷、机抽采油一体化管柱,下入一趟管柱完成酸化压裂‑自喷求产‑泵抽‑换(检)泵生产的作业流程,实现采油时油气分离,转抽检泵时封隔井内压力,实现不压井作业,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设备以及作业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管柱及油气开采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一个国家运转的战略资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石油开采的设备和方法的先进程度,严重影响到油气开采的开采成本和效率。
现有技术中,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酸化压裂-自喷求产-泵抽生产的流程进行生产,需要分别作业下入酸压管柱、机抽管柱、检泵时换泵管柱,在管柱更换过程中,作业时均需要替入压井液进行压井。该工艺需下入两趟管柱,作业成本高,周期长,且压井作业中替入压井液,存在污染产层,及井内压力失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大大提高油气开采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采油管柱及油气开采作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采油管柱,包括:
油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用于延伸至油井井口,所述第二端用于下探至待开采的目的层段;
转换气锚,设于所述油管上,用于实现油井的由自喷转入机抽后的油气分离;
封泵装置,与所述转换气锚间隔一定距离地设于所述油管上,并相对所述转换气锚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置,用于封隔油井的井内压力。
优选地,所述转换气锚包括外筒、内密封筒和转换塞,所述内密封桶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筒内,所述转换塞用于封堵于所述内密封桶内,
其中,所述外筒上开设有旁通孔,所述内密封筒相对所述外筒滑动时,能够封堵或者露出所述旁通孔。
优选地,所述外筒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有底座,用于对所述内密封筒的滑动进行限位,
所述内密封筒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有塞座,用于支撑所述转换塞并与所述转换塞配合形成密封。
优选地,所述封泵装置包括外筒、内支撑筒、阀板和憋压球,所述内支撑筒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筒内,所述阀板可张开地设于所述外筒和内支撑筒之间。
优选地,所述外筒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有底座,用于对所述内支撑筒的滑动进行限位,
所述内支撑筒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有球座,用于支撑所述憋压球并与所述憋压球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所述球座可张开地设于所述内支撑筒上。
优选地,所述阀板由多个成瓣状分布的扇形单元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油气开采作业方法,包括:
将管柱下入油井内至目的层段;
自所述管柱内注入酸化压裂液至所述目的层段,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酸化压裂;
酸化压裂完成后进入自喷采油阶段,于所述管柱内进行采油;
所述自喷采油阶段结束后,转入机抽采油阶段,进行油气分离;
封隔油井井内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