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硝酸肼、硝酸羟胺的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7480.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展;赵许群;史海;王杰;张旭;王晓东;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硝酸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后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同时检测硝酸肼、硝酸羟胺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溶液提取系统、电位滴定系统以及系统控制中心,该在线监测系统利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同时对硝酸肼、硝酸羟胺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超出检测范围(0.05~0.5)mol/L时,系统对待测液进行加倍取样或稀释取样。该法对硝酸肼、硝酸羟胺浓度测定的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且操作简单,样品平均耗时(60~100)s。相较于现有测定方法,本系统具有精度高,耗时短,可同时检测硝酸肼、硝酸羟胺含量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硝酸肼、硝酸羟胺的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Purex Process是核燃料水法后处理流程,是用磷酸三丁酯萃取法从辐照核燃料中回收铀、钚的一种化工过程。在Purex Process二循环中通常采用硝酸肼-硝酸羟胺体系将钚由四价还原为三价,以达到对钚纯化、浓缩的目的。但如果水相硝酸肼过量时会生产大量叠氮酸,可能引起爆炸。同时,Purex Process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肼、硝酸羟胺,该废水需经过特定处理才能排放。因此,对硝酸羟胺、硝酸肼的含量进行检测,在Purex Process及其后续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上硝酸羟胺的检测方法一般有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氮偶联显色分光光度法等。而硝酸肼的检测方法一般有容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目前,中试厂对硝酸肼和硝酸羟胺的测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操作复杂,费工耗时。通过对同时测定硝酸肼、硝酸羟胺的方法进行检索发现,此方面研究资料极少,仅放射化学研究所的王玲,李定明等人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水溶液中硝酸肼与硝酸羟胺的含量》中提出以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硝酸羟胺、硝酸肼含量但该方法在检测0.2~0.9mol/L的硝酸肼和硝酸羟胺时,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大于2.44%,最大相对误差可达到9.54%。2012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也在CN 102788765 A中提出以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硝酸羟胺、硝酸肼含量,但检测方法相对误差较大。如何寻求一种能够简单、精确,并且可以同时监测硝酸羟胺和硝酸肼的在线检测方法,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且能一次性同时测定硝酸肼、硝酸羟胺含量的在线监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同时检测硝酸肼、硝酸羟胺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溶液提取系统、电位滴定系统以及系统控制中心;
溶液提取系统包括溶液提取器(1),溶液提取器(1)上设置的待测液入口通过第一电磁阀(2)与待测液源相连,溶液提取器(1)上设置的去离子水入口通过第二电磁阀(3)与去离子水储备容器(4)相连,溶液提取器(1)上设置的液体出口与滴定池(6)相连;
电位滴定系统包括电位滴定仪(9),电位滴定仪(9)上设置的液体出口与滴定池(6)相连,电位滴定仪(9)上设置的PH电极(5)置于滴定池(6)内;
滴定池(6)底部设置有磁力搅拌器器(8),滴定池(6)底部设置液体出口,液体出口通过第三电磁阀(7)与排液管线相连;
系统控制中心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0),可编程控制器(10)通过数据传输单元(11)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7)、电位滴定仪(9)信号相连。
所述溶液提取器(1)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密闭的圆筒状容器,容器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圆柱形活塞,活塞外侧壁与容器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容器下端设置待测液入口、去离子水入口和液体出口。
所述系统控制中心控制溶液提取系统、电位滴定系统的流程操作;电位滴定系统测定并记录待测液电位及PH的整体变化情况,并依照设定公式对硝酸肼、硝酸羟胺浓度进行计算;溶液提取系统定量提取待测液。
所述电位滴定系统中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为滴定液对硝酸肼、硝酸羟胺进行滴定检测,同时检测硝酸肼、硝酸羟胺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