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及循环补给水分养料的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9090.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张罗送;李国强;燕波;高进;兰俊;孙涛;黎照;高素芳;王连;王飞;雷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9;A01G25/06;A01G2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岩质边坡 植被 绿化 循环 补给 水分 养料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及循环补给水分养料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它包括岩质边坡,所述岩质边坡上通过锚喷支护锚固有锚杆,在锚杆的锚头部位加长修建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安装有水箱,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植被生长装置;在岩质边坡的顶部安装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通过PVC胶管与水箱相连,所述PVC胶管上安装有水阀;所述承接台的外壁上安装有扩口。该方法利用藤蔓植物本身的攀缘或垂吊生长习性,在裸露岩石边坡坡面铺挂植生带,同时利用坡顶设置的蓄水池和坡面设置的水箱组成水分循环系统,以及设置承接板回收利用植物养分形成的营养循环系统,一方面达到坡体植被快速覆盖绿化,另一方面也可达到长期稳定的植被绿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质边坡绿化、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及循环补给水分养料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在修建公路、铁路、矿山、水利等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经常开挖大量的山体,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表层以及原生植物群落,造成大量的土坡和岩石边坡裸露,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失衡。大量裸露岩质边坡不但带来安全隐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大片裸露岩质边坡因其颜色灰暗、单调对生态环境产生视觉污染,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违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从安全、景观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国内外绿化岩质边坡常用方法有挂网喷播技术、植被毯技术、客土喷播技术、生态袋绿化技术、种植孔绿化技术、喷混植生技术、植槽绿化技术、锚喷结构边坡表面绿化、骨架植物防护等。这些方法在岩质边坡生态防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都面临成本昂贵,基材固定困难,水土流失问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植被水分、养分供给不足、植被存活率低、需要定期进行浇水灌溉或者人工维护,未真正做到一劳永逸,实用价值相对而言不高。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绿化效果见效慢,没有做到将植被的生长和岩体的特征结合起来发挥优势。
工程中土质边坡通过人工防护和绿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恢复,岩石边坡支护的方法比多,但岩石边坡回复 绿化的方法目前应用少,并且复绿的效果差。特别是工程建设遗留下来的岩质边坡,大多汇水面积大、水流速度快、冲刷力强,同时缺少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养分条件和水分条件,从而会造成植物存活率低,边坡易崩塌、滑坡、水土流失大,坡体稳定性及生态修复制理难度也比大,能够用于岩质边坡的综合防护和绿化技术少。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及循环补给水分养料的装置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藤蔓植物本身的攀缘或垂吊生长习性,在裸露岩石边坡坡面铺挂植生带,同时利用坡顶设置的蓄水池和坡面设置的水箱组成水分循环系统,以及设置承接板回收利用植物养分形成的营养循环系统,一方面达到坡体植被快速覆盖绿化,另一方面也可达到长期稳定的植被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景观。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及循环补给水分养料的装置,它包括岩质边坡,所述岩质边坡上通过锚喷支护锚固有锚杆,在锚杆的锚头部位加长修建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安装有水箱,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植被生长装置;在岩质边坡的顶部安装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通过PVC胶管与水箱相连,所述PVC胶管上安装有水阀;所述承接台的外壁上安装有扩口。
所述锚杆在岩质边坡上布置形式为梅花形布置或矩形布置。
所述承接台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承接台的上表面锚固安装有用于水箱和预制植被生长装置安装的钢板。
所述水箱采用铁皮制作,在水箱的外表面涂有一层防腐漆。
所述水箱在其高度1/3,且远离坡体侧等间隔设置有水分蒸发孔,相邻两水箱之间通过PVC胶管相互连通,并最终与蓄水池相连,构成水分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