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0183.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马荻;张华民;冯凯;李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8 | 分类号: | H01M10/0568;H01M10/056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用 低温电解液 阻抗 醋酸酯类化合物 电导率 成膜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 倍率性能 电荷转移 含硼锂盐 极化 溶剂 减小 溶质 添加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应用,电解液的溶质为含硼锂盐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溶剂为醋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电解液含有添加剂为一种或者二种以上成膜添加剂;这种低温电解液在‑40℃下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以及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和SEI膜阻抗,可以减小锂离子电池的极化,提高其在低温下的容量性能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使用寿命长、灵活轻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如电子设备以及混合动力电车等,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存储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的日渐扩大,特别是在电动车、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的应用,对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性能差,尤其是在零下三十度以下,普通的锂离子电池基本无法使用,若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得到改善,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有LiFePO4、LiV2(PO4)3、LiMn2O4;负极材料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采用溶有锂盐的有机溶剂混合物,锂盐主要为LiPF6、溶剂由两种或三种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组成,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添加剂一般为VC和PS。
电解液作为传导离子和电子的介质,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组成对于电池的常温性能,特别是低温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改进电解液组分(包括锂盐、溶剂和添加剂)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是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开发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至关重要。电解液对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电导率、SEI膜性质和电荷传递电阻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盐LiPF6极易与电解液中的微量水反应生成HF破坏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且会在电极表面生成较厚的LiF,增大了电池内阻,从而导致电池在低温-40℃下的极化更为严重;广泛使用的溶剂碳酸乙烯酯由于具有优异的成膜特性,成为电解液中不可或缺的组分,但其熔点很高(36℃),导致由其配制的电解液在低温-40℃下的粘度大,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离子电导率。通过优化电解液组分,提高其在低温下的电导率,降低电荷转移电阻,从而达到提高锂离子电池在-40℃低温性能的目的。目前关于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较少,值得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此电解液在低温-40℃下具有很高的离子电导率,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且在电极表面形成的SEI膜中LiF含量少,从而使得电池在低温-40℃下的极化减弱,提高了电池的低温时的容量性能和倍率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所述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组成包括:
1.作为电解液的溶质:含硼锂盐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所述的锂盐于电解液中浓度为0.05mol/L~5mol/L;
2.作为电解液的溶剂:醋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
3.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一种或者二种以上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成膜添加剂于电解液中质量分数为0.01%~10%;
含硼锂盐为四氟硼酸锂,含硼锂盐浓度优选的是0.2mol/L~2mol/L。
所述的溶质中还添加有LiPF6作为辅助溶质,辅助溶质于电解液中浓度优选的是0.1mol/L~1mol/L。
所述电解液中还添加有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其与醋酸酯类化合物共同作为电解液的溶剂,碳酸酯类化合物与醋酸酯类化合物的体积比1:10~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