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173.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戴敏杰;戴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城县鑫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1D46/12;B65D88/74;B02C4/12;B03C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书涉及一种颗粒生产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农业副产品衍生种类繁多,且其经济价值大,应用范围极广。其中诸如秸秆,花生壳等产物,在现代农业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副产品原料,例如用其可制成生物质颗粒用以饲养家禽或作为农化肥使用。但因为制备工艺中所需的道序较多,而且最终成品需在尺寸和成分上较为均一,且生产总量庞大,故而对于该类颗粒的生产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现行的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无法将工序集成化,容易导致加工分散带来的成本上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固相挤压成型的方式,容易使得颗粒成分非均匀分布;(2)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滚动破碎或搅动破碎的方式,一来因为加工总量大且频率高容易造成破碎刀头耗材大量消耗,增加加工成本,二来容易造成生物质颗粒的尺寸大小不一,不利于后续产品的使用;(3)在加工过程中颗粒表面一来容易吸附大量粉尘,二来容易造成未加工完整的原料杂质混入其中,会使得产品的品质下降;(4)目前的生物质颗粒在存储方式上较为单一,特别是在罐装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存手段,更不用说能将罐装过程改进成为加工成型的一道工序。故而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造粒系统、除尘系统、储罐系统,
所述造粒系统包括造粒层板、造粒槽、凹条突槛、升降支架一、螺旋辊轧刀、分流刃、凸缘突槛、升降支架二、凸缘辊碾、水槽、洒水机、加压室、封闭门、空气压缩机、挤压槽、加热板、加热电源、挤压模具道、升降轨、挤压头、截断扇,所述造粒槽设置在造粒层板上,所述造粒槽内依次设有多个凹条突槛、分流刃、凸缘突槛,所述凹条突槛正上方设有螺旋辊轧刀,所述螺旋辊轧刀通过设置在造粒槽两侧的升降支架一支撑,所述凸缘突槛正上方设有凸缘辊碾,所述凸缘辊碾通过设置在造粒槽两侧的升降支架二支撑,所述造粒槽后段一侧设有水槽,水槽上设有多个洒水机,洒水机的喷头位于造粒槽后段上方,所述加压室前端与造粒槽后段连接,所述加压室前后两端均设有封闭门,所述空气压缩机设置在加压室上,所述挤压槽与加压室后端连接,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挤压槽内,所述加热电源设置在挤压槽一侧并与加热板连接,所述挤压模具道与挤压槽连接,所述升降轨设置在挤压模具道两侧,所述挤压头设置在升降轨的滑槽上,所述截断扇位于挤压模具道底部;
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层板、震动槽、搅动杆、漏条开口、震动发生机、吸尘室、吹风机、滤板、吸风机、静电除尘室、升降式静电吸附板、静电发生器、出料漏斗,所述除尘层板位于造粒层板下方,所述震动槽设置在除尘层板上并位于截断扇正下方,所述震动槽内设置有多个搅动杆,所述震动槽底部设有多个漏条开口,所述震动槽两侧设有多个震动发生机,震动槽悬空设置在震动发生机上,所述吸尘室与震动槽连通,所述吸尘室一侧设有多个吹风机,吸尘室另一侧设有多个吸风机,吸尘室与每个吸风机之间设有滤板,所述静电除尘室与吸尘室连通,所述静电除尘室内设有多个升降式静电吸附板,所述升降式静电吸附板与设置在静电除尘室一侧的静电发生器连接,所述出料漏斗设置在静电除尘室尾端;
所述储罐系统包括运罐槽、储罐、密封开合门、伸缩降温机械手、液冷机、送风机、干冰机,所述运罐槽设置在除尘层板下方,所述运罐槽内设有多个储罐,所述储罐顶部设有密封开合门,所述运罐槽一侧设有液冷机、送风机,液冷机、送风机之间连接有伸缩降温机械手,伸缩降温机械手一端位于运罐槽上方并与储罐接触,所述与伸缩降温机械手接触的储罐位于出料漏斗正下方,所述运罐槽尾端两侧设有多个干冰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造粒层板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除尘层板上方,所述除尘层板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运罐槽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挤压模具道上设有多个模具孔,所述模具孔设有多种不同大小尺寸规格。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洒水机为2~4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条突槛、凸缘突槛均为2~4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条突槛的凹条位置与螺旋辊轧刀的刀头位置对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凸缘突槛的凸缘位置与凸缘辊碾的凸缘位置对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流刃为6个以上,并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城县鑫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蒙城县鑫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1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