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字型轻钢型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303.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厉广永;陈瑞;潘黎明;吴国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久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字型 轻钢型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字型轻钢型材,属于轻钢型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钢结构由于自重轻、强度高、占用面积小,因此,轻钢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办公楼、旅游建筑和住宅建筑等领域,但是现有的轻钢型材往往存在着耐腐蚀性差的缺点,从而影响到使用寿命与效果。同时,现有的轻钢型材一般为整体板,从而影响到整体的自重,因此,为了减重,往往会缩减型材的厚度,如果仅仅是从缩减型材厚度的角度去考虑,那么整体的型材的强度往往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在不缩减型材厚度的基础上减轻型材自重的工字型轻钢型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字型轻钢型材,包括钢型材,其特征是:所述钢型材截面为工字型结构,钢型材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相互平行,第三钢板置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之间,第三钢板一端固定第一钢板的形心处,另一端固定第二钢板的形心处,且第三钢板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垂直;所述第三钢板两侧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均设有向内的凸起,钢型材内部为空腔,且空腔的外面为壁厚相同的钢材,钢型材外表设有碳纤维层;所述第三钢板上间隔设有若干减重孔。
所述减重孔为三角形或圆形减重孔。
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8-1毫米。
所述钢型材为热轧成型。
所述第三钢板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接触处均设有弧形加强件。
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发明,对现有轻钢型材进行改进,主要表现在,一种工字型轻钢型材,包括钢型材,钢型材截面为工字型结构,钢型材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相互平行,第三钢板置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之间,第三钢板一端固定第一钢板的形心处,另一端固定第二钢板的形心处,且第三钢板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垂直;在第三钢板两侧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均设有向内的凸起,钢型材内部为空腔,且空腔的外面为壁厚相同的钢材,钢型材外表设置有碳纤维层;所述第三钢板上间隔设有若干减重孔。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钢型材表面粘接有碳纤维层,因此提高了型材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在所述第三钢板上间隔设有若干减重孔,减轻了型材重量,使得在不降低型材的强度的基础上,实现型材重量更轻,有效提高了工字型轻钢型材的性能。
本发明中,减重孔为三角形或圆形减重孔,有利于钢材的轻型化以及不降低型材的整体强度。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8-1毫米,这样的设置使得耐腐蚀性能得到最佳发挥。钢型材为热轧成型。在第三钢板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接触处均设置有弧形加强件,有效提高第三钢板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接触处的强度。
通过本发明,一种工字型轻钢型材,具有在不缩减型材厚度的基础上减轻型材自重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三钢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型材、1-1第一钢板、1-2第二钢板、1-3第三钢板、3凸起、4空腔、5减重孔、6弧形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工字型轻钢型材,包括钢型材1,所述钢型材1截面为工字型结构,钢型材1包括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相互平行,第三钢板1-3置于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之间,第三钢板1-3一端固定第一钢板1-1的形心处,另一端固定第二钢板1-2的形心处,且第三钢板1-3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垂直;在第三钢板1-3两侧的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均设置向内的凸起3,钢型材1内部为空腔4,且空腔4的外面为壁厚相同的钢材,在钢型材1外表设置碳纤维层;在第三钢板1-3上间隔设置若干减重孔5。减重孔5为三角形或圆形减重孔。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8-1毫米。钢型材1为热轧成型。在第三钢板1-3与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接触处均设置弧形加强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久钢构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久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