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波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848.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A61H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波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冲击波治疗仪的手柄结构和装配工序复杂,无法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治疗头。
此外,内管内气压不稳定,严重影响冲击能量和冲击深度,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波治疗仪,该冲击波治疗仪的手柄结构简单,易于更换治疗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击波治疗仪包括:包括气动供给系统和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基座,所基座开设有气道,所述气动供给系统的供气口与所述气道连接以间断性地向所述气道输送压力气体;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气道连通;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且超出所述内管的另一端的端部;治疗头,所述治疗头设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内管内,在压力气体进入所述气道内后,所述滑块从内管的一端向另一端高速运动,从而撞击所述治疗头使得所述治疗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方向运动;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与所述治疗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治疗头从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击波治疗仪,通过在内管与治疗头之间设置通用的连接头,从而可以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治疗头,满足不同治疗方案的需要。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击波治疗仪,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凸台,所述治疗头的外周壁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凸台,所述盖体与所述连接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与所述抵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一端固接于所基座上,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的间隙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分别与所述连接头和所述盖体卡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内周壁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头设有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卡勾;所述盖体的内周壁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连接头设有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卡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对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所述外管和所述连接筒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装置为弹性管,所述治疗头的外周壁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弹性管套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弹性管具有多个褶皱部,相邻的褶皱部之间设有多个密封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还包括:泄压通道,所述治疗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内管相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管、所述盖体和/或第二套筒分别形成有排气孔,多个排气孔相互连通构设出泄压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治疗头外周壁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外凸缘和第二外凸缘,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连接头的内周壁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凸缘和第二内凸缘,所述第一外凸缘与所述第一内凸缘配合,所述第二外凸缘与所述第二内凸缘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外凸缘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外凸缘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凸缘与所述第一内凸缘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手柄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手柄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手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手柄100;
基座10;
内管20;气孔21;
连接头30;第一内凸缘31;第二内凸缘32;第一卡勾33;第二卡勾34;
治疗头40;抵接部41;定位槽42;第一外凸缘43;第二外凸缘44;
滑块50;
外管60;第一卡槽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