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充电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871.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刘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21 | 代理人: | 徐冬冬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EV直流充电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枪。
背景技术
自2015版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系统国家标准发布以后,目前老国标的充电连接装置逐渐完全退出市场,新国标已成为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系统充电连接装置的主导技术。但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的开发工程师们对新国标技术内涵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及各自技术水平各有高低,开发出来的充电连接装置在产品外观、结构构思、功能特征、生产工艺、安全可靠、产品性能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水平差异,特别是大电流快充的直流枪,普遍存在外观呆板、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工艺复杂难于生产、安全可靠性低等技术缺陷,尤其在IP防护等级上市场上产品大多为便于装配主护套采用对称双开式模具结构成型出来,造成IP等级难于高于IP55,这样就造成在户外特别是雷雨天气充电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已经严重地制约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
因此需要一种防水性能好的充电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不仅一种直流充电枪,防水等级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流充电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右端设有把手,所述护套内部腔体左端设有插头盖,所述护套内部腔体左下端设有电缆螺头;
所述护套腔体顶部内壁活动固定有按杆,所述按杆左部顶端抵接有压簧,所述按杆左端勾扣扣合插头盖,所述按杆右端上方的护套部分开孔并覆盖有胶套;
所述电缆螺头设有固定连通护套内部腔体左下端螺环,所述螺环内腔上部内壁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环内腔下部内壁固定有第一抵接突起,所述螺环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与螺环螺接,所述滑块插接于螺环内腔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抵接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顶端还固定有夜光珠。
进一步地,所述夜光珠紧邻胶套,能够通过夜光珠快速找到胶套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顶端卡接有上盖,所述夜光珠和胶套均设于上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侧壁设有LED灯,便于在夜间使用充电枪,而且能够照亮充电相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表面覆盖包胶皮。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与插头盖抵接处设有防水圈。
本发明的收益效果是:
护套采用注塑一体成型方式制造,密封性能高,而且护套端部固定有插头盖,护套与插头盖之间设有防水圈,在不使用的时候增加密封性能;
本装置中按压胶套,按杆克服压簧弹力上移,不再与插头盖扣合,方便固定拆卸插头盖,胶套边缘与护套上部的上盖密封连接,不仅便于按压,而且密封性能好;
电缆螺头与护套在整体结构上分离,两者之间固定密封,电缆螺头插接有滑块,滑块插接端的第二抵接突起与螺环内腔下部内壁固定有第一抵接突起在螺栓的扭力压迫下抵接密封固定电缆;
上述操作中,使得本充电枪防水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按杆以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电缆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电缆螺头内滑块以及相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直流充电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100,护套100右端设有把手110,护套100内部腔体左端设有插头盖200,护套100内部腔体左下端设有电缆螺头300;
护套100腔体顶部内壁活动固定有按杆400,按杆400左部顶端抵接有压簧410,按杆400左端勾扣扣合插头盖200,按杆400右端上方的护套100部分开孔并覆盖有胶套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轨电车自动触网充电共享系统
- 下一篇:吊灯(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