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菇间作大枣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3954.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兴;池景良;陈飞;廉清皓;冀宝营;孔令新;王静;孟庆国;贾力伟;冯建;张伟;钟丽娟;杨普佳;张志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朝阳雨润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21225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枣树 香菇 发菌培养 塑料膜 遮阳网 大枣 间作 滴管 钢筋骨架结构 栽培 出菇管理 钢筋骨架 供水问题 喷水设施 生态循环 通风换气 香菇生产 节水 出菇率 出菇棚 井字型 通风器 灭菌 有机肥 吊架 发菌 过筛 鸡粪 降解 菌棒 菌袋 菌糠 棚顶 下层 悬吊 装袋 发酵 接种 疏散 腾空 栽植 上层 摆放 | ||
一种占地面积小、出菇率高、节水、能实现生态循环及有机互补的香菇间作大枣的栽培方法,其步骤如下:配料、过筛、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发菌培养越夏时发菌棚内菌棒疏散为每平方米40袋~50袋,菌袋两两一层上下交替呈井字型摆放,高度在8层以下;棚上腾空搭遮阳网遮阴,棚顶加设通风器,同时备好喷水设施以备高温时降温;出菇棚采用钢筋骨架结构,钢筋骨架下悬一层吊架,春秋季上层为遮阳网加塑料膜,下层悬吊一层塑料膜;间栽枣树,在作业道上每隔2.4米~2.6米栽植一颗成年株枣树,便于香菇棚通风换气;枣树通过设节水滴管和设施内水的渗透解决供水问题,香菇生产后变为菌糠,掺鸡粪发酵降解后制得有机肥,春季给枣树环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香菇间作大枣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香菇自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以来,已有1800年历史。香菇的营养成分及保健食疗作用给其添加了“保健食品的顶峰”、“菇王”、“蕈中珍品”的桂冠,其感如肉,味奇香,烹饪做法千奇百样,是抗病毒、防肿瘤、疗诸病、强身健体的上等保健食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浙江、福建率先以香菇栽培为脱贫致富项目,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经济效益刺激了南方诸省政府和菇农的积极性,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实现了“南菇北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香菇为主产品的食用菌生产,在国内出现了一股开发热,形成了全国性的产业化发展。代料栽培模式从架式(正季)到夏季地栽(反季),栽培总量每年在6000万袋以上。香菇的栽培模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地栽香菇栽培开创了北方反季栽培新模式,但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地栽香菇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菌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二是栽培场地老化,杂菌基数偏高,严重影响栽培者的效益;三是占地面积较大;四是浪费水资源,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矛盾更为突出,五是只能在秋季、冬、春三个季节出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土地、占地面积小、出菇率高、节水的香菇间作大枣的栽培工艺,改变了只能在秋季、冬、春三个季节出菇的香菇栽培模式,能在夏季生产;同时,菌棚间作香菇,实现了生态循环,有机互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香菇间作大枣的栽培工艺,其步骤如下:
1.配料
按照重量百分比木屑81%~79%、麦麸18%~20%、石膏1%配制营养料,所述营养料含水率55%~60%;
2.过筛
营养料过6厘米~8厘米的网筛,去除大块木屑和杂质,使用拌料机在水泥或砖地上拌料,混合均匀,并确保水分均匀;
3.装袋
拌好的培养料经过2小时~3小时的闷堆后,使用装袋机及时装袋,将菌袋装紧,使用扎口机或手工扎口,轻拿轻放,高温生产时日料日清;
4.灭菌
当天装料当天灭菌,以免料变酸变质,排出冷气,防止人为造成灭菌死角;灭菌温度100℃,灭菌时间30小时-36小时;
5.接种
将灭菌后的菌棒移入事先消毒的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发菌棚中冷却,待料温降到20℃以下进行无菌接种;接种时要求用菌种堵实菌穴并高于袋面3毫米~5毫米,呈钉子帽状,接种后用胶带纸或地膜封好菌穴口;
6.发菌培养
6.1)发菌棚空气湿度控制在40%~65%,菌袋温度控制在10℃~24℃,棚内地面每平方米摆放60棒~80棒,菌垛高度不超过12层,两排留出20厘米~40厘米通道;
6.2)刺孔增氧、转色管理
6.3)越夏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朝阳雨润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朝阳雨润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树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富硒猴头菇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