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4037.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代立新;代哲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立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48;A61K9/00;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发生于各年龄段,十分常见,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原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慢性胃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常采用消除病因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治疗,这些西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大,且不能够彻底治愈慢性胃炎。
目前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以中医调理治疗为主,而常用中药普遍存在疗效不明显、治疗周期长等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去除患者病痛,给患者造成很大的思想及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见效快,价格低廉,该中药配方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调理胃炎、胃阴虚,并可治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桔红3-5份,半夏10-15份,茯苓10-20份,枳实10-15份,竹茹10-20份,乌药8-16份,百合10-15份,太子参10-15份,白芍10-20份,沉香3-8份,甘草3-8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桔红4份,半夏12 份,茯苓15份,枳实12份,竹茹15份,乌药12份,百合12份,太子参12 份,白芍15份,沉香6份,甘草6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桔红4份,半夏13 份,茯苓16份,枳实14份,竹茹18份,乌药15份,百合14份,太子参13 份,白芍16份,沉香6份,甘草6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桔红、半夏、茯苓、枳实、竹茹、乌药、百合、太子参、白芍、沉香、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60-100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
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滤得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本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1天分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本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粉剂胶囊,具体方案如下:
如上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桔红、半夏、茯苓、枳实、竹茹、乌药、百合、太子参、白芍、沉香、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杀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得中药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皮中制成中药胶囊。
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1)步骤中得到的中药粉末的粒度为600目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标本兼治,不易复发。
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中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
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
本发明中各类中药的药理如下:
桔红:桔红,就是平常生活中所说的桔子皮。橘红,中药名。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主治: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立新,未经代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