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食用水杯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369.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生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马美珍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食用 生产工艺 水杯 琼脂 淀粉 餐饮行业 烘干定型 模具成型 食用染料 纤维食物 打浆 可溶解 饮水杯 郊游 脱模 清洗 合成 饲料 外出 污染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杯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可食用水杯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是将可食用琼脂、淀粉、可食用染料、纤维食物等清洗后粉碎、打浆、搅拌合成、模具成型、烘干定型、脱模,然后进行包装。该生产工艺生产的可食用水杯是以可食用琼脂、淀粉为原料,可食用、可溶解也可被当做饲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于餐饮行业或外出郊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杯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可食用水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塑料工艺的崛起,塑料包装品的用途十分广泛,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特别是一次性饮水杯的掀起,更让人们体会到了快捷方便的效应。
但是,随着一次性水杯的到来,白色污染也正在加重,加上塑料一次性杯不能溶解,大多数无法回收,因此,对环境卫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食用、可溶解也可被当做饲料的可食用水杯的生产工艺,用该工艺生产的饮水杯是以淀粉类、琼脂等为食物原料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一种可食用饮水杯的生产工艺,将可食用琼脂、淀粉、可食用染料、纤维食物等清洗后粉碎、打浆、搅拌合成、模具成型、烘干定型、脱模,将蔬菜汁、糯米淀粉,经熬煮、过滤后成喷涂料,再经过红外线烘烤为成品,饮水杯套上薄膜袋,然后进行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工艺先进,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饮水杯,用该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饮水杯,可食用、可溶解还可作为饲料,不会污染环境。在成型的模具外喷上糯米淀粉,使饮水杯外观更加洁白,不会开裂,具有坚韧的强度,使饮水杯中的液体不易渗漏;喷上蔬菜汁,使饮水杯呈现五彩缤纷的模样。同时用可食用琼脂、纤维食物、糯米淀粉为原料,使水杯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同时还可加入促进食欲,有助消化等方面的食物或药物,饮水杯外的薄膜袋可以防止饮水杯受潮或者被污染。
实施案例
实施案例1 将可食用琼脂、淀粉、可食用染料、纤维食物等清洗后粉碎、打浆、搅拌合成、模具成型、烘干定型、脱模,将蔬菜汁、糯米淀粉,经熬煮、过滤后成喷涂料,再经过红外线烘烤为成品,饮水杯套上薄膜袋,然后进行包装。
往饮水杯中倒入果汁,果汁的颜色透过杯子呈现出来,在饮用过程中,并不出现任何异味、串味,食用起来有一种脆口的感觉。
实施案例2 将可食用琼脂、淀粉、可食用染料、纤维食物等清洗后粉碎、打浆、搅拌合成、模具成型、烘干定型、脱模,将蔬菜汁、糯米淀粉,经熬煮、过滤后成喷涂料,再经过红外线烘烤为成品,饮水杯套上薄膜袋,然后进行包装。
往饮水杯中加入热汤,汤汁的热度并不融化饮水杯壁,且隔热效果较好,握起来不会太烫手。
实施案例3 将可食用琼脂、淀粉、可食用染料、纤维食物等清洗后粉碎、打浆、搅拌合成、模具成型、烘干定型、脱模,将蔬菜汁、糯米淀粉,经熬煮、过滤后成喷涂料,再经过红外线烘烤为成品,饮水杯套上薄膜袋,然后进行包装。
往饮水杯中加入酒,酒的味道依旧纯正,并不出现变味,同时杯壁也不出现腐蚀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生,未经李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泡型方便食物的食用碗
- 下一篇:一种可加热式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