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974.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巫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63/00;C08K13/02;C08K3/04;C08K3/38;C08K5/053;C08K3/22;C08K3/34;C08J9/04;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电缆 填充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50‑80份、环氧树脂30‑40份、石墨5‑10份、发泡剂1‑8份、阻燃剂2‑6份、氧化硼3‑5份、偶联剂1‑3份、乙二醇6‑9份、二氧化肽纳米粉2‑5份、硬脂酸钙10‑15份、水玻璃6‑10份、钛酸脂3‑6份、麦石粉2‑5份、滑石粉1‑6份、高岭土3‑6份。本发明的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阻燃性能好,稳定性佳,对电缆达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
背景技术
填充材料就是用作填充的,因为电缆的缆芯是有多根绝缘线芯绞合组成的,在成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缝隙,如果这些缝隙不用材料填充密实的话,电缆的缆芯不稳地,减少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电缆的填充材料可以保证电缆的圆整,避免挤出护套时电缆表面出现麻花形状,就是减少电缆护套在挤出过程中护套材料的过多使用,合理的控制成本。到目前为止,国内绝大多数的电缆套管内均为油膏填充,填充膏是直接与电缆相接触的,所以油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缆的质量,而我国对电缆用油膏研究开发较晚,所以还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阻燃性能好,稳定性佳的环保电缆填充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50-80份、环氧树脂30-40份、石墨5-10份、发泡剂1-8份、阻燃剂2-6份、氧化硼3-5份、偶联剂1-3份、乙二醇6-9份、二氧化肽纳米粉2-5份、硬脂酸钙10-15份、水玻璃6-10份、钛酸脂3-6份、麦石粉2-5份、滑石粉1-6份、高岭土3-6份。
进一步的,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50-75份、环氧树脂30-35份、石墨5-8份、发泡剂1-6份、阻燃剂2-5份、氧化硼3-5份、偶联剂1-3份、乙二醇6-8份、二氧化肽纳米粉2-4份、硬脂酸钙10-12份、水玻璃6-8份、钛酸脂3-5份、麦石粉2-4份、滑石粉1-4份、高岭土3-5份。
再进一步的,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65份、环氧树脂33份、石墨6份、发泡剂3份、阻燃剂4份、氧化硼4份、偶联剂2份、乙二醇7份、二氧化肽纳米粉3份、硬脂酸钙11份、水玻璃7份、钛酸脂4份、麦石粉3份、滑石粉3份、高岭土4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阻燃性能好,稳定性佳,对电缆达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50份、环氧树脂30份、石墨5份、发泡剂1份、阻燃剂2份、氧化硼3份、偶联剂1份、乙二醇6份、二氧化肽纳米粉2份、硬脂酸钙10份、水玻璃6份、钛酸脂3份、麦石粉2份、滑石粉1份、高岭土3份。
具体实施例2: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65份、环氧树脂33份、石墨6份、发泡剂3份、阻燃剂4份、氧化硼4份、偶联剂2份、乙二醇7份、二氧化肽纳米粉3份、硬脂酸钙11份、水玻璃7份、钛酸脂4份、麦石粉3份、滑石粉3份、高岭土4份。
具体实施例3:一种环保电缆填充材料,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塑料80份、环氧树脂40份、石墨10份、发泡剂8份、阻燃剂6份、氧化硼5份、偶联剂3份、乙二醇9份、二氧化肽纳米粉5份、硬脂酸钙15份、水玻璃10份、钛酸脂6份、麦石粉5份、滑石粉6份、高岭土6份。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