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组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6486.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0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柏连阳;邓希乐;周小毛;郑文娜;邓亚男;李祖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25/32 | 分类号: | A01N25/32;A01N37/2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谷物 抗酰胺类 除草剂 药害 安全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安全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组合剂,所述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包含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将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缓解酰胺类除草剂对谷物的损害,能够较好的保护农作物谷物免受酰胺类除草剂的危害,为除草剂安全剂的开发拓展了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安全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组合剂。
背景技术
酰胺类除草剂为当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适用作物种类和施用面积均居各类除草剂前列。其主要防控对象是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对杂草防控具有极大重要作用。然而,它们在水田中活性特别高,水稻幼苗对其比较敏感,容易造成水稻产生隐性药害,致使水稻减产严重,损失很大。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能够保护作物免遭除草剂危害的物质,使用除草剂安全剂是解决除草剂药害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美国,瑞士,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主要农化公司对安全剂研发均有专业研究团队和大量资金投入。
嘧啶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在农药的应用比较少,目前已知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其实验结果见文献:黄明智,罗晓艳,任叶果,等.N-(4,6-二取代嘧啶-2-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7,9(1):76-79.
但目前,针对酰胺类除草剂的安全剂仅见有限几种:如解草胺、解草啶、二氯丙烯胺、解草恶唑、氟草肟等。我国关于除草剂安全剂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鲜有商品化的除草剂安全剂被开发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它具有较为良好的除草剂安全剂活性,能够较好的保护作物免受酰胺类除草剂的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组合剂,它具有优异的除草性能,还能够保护作物免受酰胺类除草剂的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所述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包含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组合剂,包括酰胺类除草剂和安全剂,所述安全剂为上述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首次将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缓解酰胺类除草剂对谷物的损害,能够较好的保护农作物谷物免受酰胺类除草剂的危害,为除草剂安全剂的开发拓展了新的方向。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一种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所述用于谷物抗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安全剂包含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条件下,所述N-(2-嘧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如式(Ⅰ)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