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的加固构造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6564.3 | 申请日: | 201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长青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加固 构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墙体的加固构造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墙体加固采取如下:墙体剥离粉刷后在墙体表面布置一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2~14mm,预应力钢筋间距为150~300mm,预应力钢筋上面再布置非预应力加强筋,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加强筋进行焊接连接,非预应力加强筋直径为12~14mm,非预应力加强筋间距为150~300mm;预应力钢筋初布置方向为水平,非预应力加强筋布置方向为竖向布置;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毕后将预应力钢筋通过固定筋进行固定,固定筋与预应力钢筋进行焊接固定,固定筋直径为14~16mm;固定筋间距为300~600mm,每个张拉单元长度为300~600mm,在张拉单元的两个端头设置非预应力加强筋,在端头竖向非预应力加强筋和竖向固定筋之间布置一排非预应力加强筋;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非预应力加强筋形成的张拉单元内布置注浆管,注浆管间距为350~450mm,注浆管为直径10mm的不锈钢钢管,注浆管埋入墙体灰缝,埋入深度为60mm,用结构胶进行固定;注浆管与储浆罐之间设置三通阀门;
混凝土梁加固采取如下:角钢在1/3和2/3处弯折,角钢弯折处切出三角形缺口,三角形缺口背面焊接钢板进行加强,焊接钢板焊接宽度为150~200mm,钢板厚度为12~14mm;角钢弯折处设置紧固螺杆,紧固螺杆直径为18~22mm,螺帽高度大于螺杆直径的1.5倍;混凝土梁下面两个角部均布置角钢,左角部角钢和右角部角钢之间焊接缀板,缀板厚度为10~12mm,缀板宽度为100~120mm;
墙体加固施工步骤采用如下:
(1)剥离粉刷层,预钻注浆管的埋设孔,注浆管的埋设孔直径为12mm;预钻埋设孔使用电动旋转金刚石取芯钻,用水冷却钻头并带出砖屑;采用钢丝清理墙体表面的灰尘及浮渣或者松散部位并保持干燥;
(2)挂设预应力钢筋,通过U形铁扣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墙体,U形铁扣插入墙体灰缝;
(3)在预应力钢筋上面挂设非预应力加强筋,用钢丝将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加强筋进行初步连接;
(4)对预应力钢筋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钢筋张拉采用杠杆式夹紧工具,杠杆式夹紧工具的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为0.05~0.15;张拉工艺采用如下:将预应力钢筋初张拉至10%的控制张拉应力,持荷3min建立初始应力,再张拉至控制张拉应力,持荷5min建立预应力;
(5)预应力张拉完毕后用固定筋将预应力钢筋进行焊接锚定,将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加强筋进行焊接固定;
(6)埋设注浆管,注浆管与埋设孔的空隙采用结构胶进行封闭;
(7)对墙体进行注浆;用压力注浆机械将浆液注入墙体,注浆从最下排位置开始,逐步向上并对称向两侧发展,在每一个注射点达到预期压力或者浆液在邻近注射点自由流出时,注射方可终止,把注射孔堵塞;
如果浆液有渗漏,如找不到漏失通道,将浆液掺入速凝剂持续小量的注射使漏失通道逐渐沉淀堵塞;
浆液完全凝固后,拆除注浆管并进行封孔;
如果墙体有裂缝,在步骤(7)前要进行以下处理:
1)在裂缝中部埋设灌浆嘴,灌注点间距根据裂缝宽度和裂缝深度综合确定,间距为200~300mm;
2)封闭裂缝,灌浆嘴埋设后采用环氧胶泥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预留浆液进出口,再用针筒将浆液压入缝隙,使其注满;
3)密封检查,沿裂缝涂一层肥皂,从灌浆嘴通入压缩空气,漏气部位予以修补密封至不漏为止;
4)灌浆,当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采用环氧胶泥封闭裂缝后,再采用甲基丙烯酸脂类浆液灌注;当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3mm且小于1mm时,采用环氧树脂类浆液灌注;当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1mm时,采用水泥浆液灌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长青,未经叶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5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旧建筑物的加固构造施工方法
- 下一篇:出入口机紧急开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