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销轴叉精锻件冷精整用的温锻件毛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8330.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7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成;喻擎天;孔坤;樊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3 | 分类号: | F16D3/22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陆蕾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锻件 拔模斜面 毛坯 销轴 切线 球面 轴线形成夹角 底基准面 精锻件 冷精整 球道 轴向 环向分布 内腔表面 内腔底面 相邻球道 不相等 延伸 柄部 冷剂 碗状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销轴叉精锻件冷精整用的温锻件毛坯,温锻件毛坯包括柄部以及碗状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内腔表面环向分布有多根球道,相邻球道间为球面;头部的内腔底面处的横截面为头部的碗底基准面,头部的碗底基准面以上的外表面分为两部分,外表面一对应所述头部内的球道,外表面二对应所述头部内的球面,外表面一具有从头部的碗底基准面向上延伸的拔模斜面一,拔模斜面一对应的轴向切线与温锻件的轴线形成夹角一,外表面二具有从头部的碗底基准面向上延伸的拔模斜面二,拔模斜面二对应的轴向切线与温锻件的轴线形成夹角二,夹角一和夹角二不相等。本发明避免冷剂压力过大而导致头部的型腔底部产生裂纹,提高三销轴叉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销轴叉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销轴叉精锻件冷精整用的温锻件毛坯。
背景技术
汽车传动轴是车轮转动的直接驱动件,汽车运行时,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经过多级变速和主动器传递给传动轴,再由传动轴传递到车轮上,推动汽车前进或倒行,是汽车传递扭矩的一个重要零件。三销轴叉是汽车传动轴的主要受力部件,工作情况及其复杂,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汽车传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销轴叉一般采用温冷联合成形工艺来生产,典型温冷联合成形工艺流程(以汽车等速万向节三销轴叉精锻件为例)包括:下料→抛丸→预涂石墨→感应加热→正挤柄部→正挤柄部→镦粗预成型头部型腔→反挤成型温锻件毛坯→控温冷却→抛丸→皂化→冷精整(缩径冷挤压)。反挤成型的温锻件毛坯直接影响后续的冷精整成形工艺,现有的冷精整所用的温锻件毛坯其从头部的碗底基准面A开始,向上有高度为5mm左右(图1中显示为4.739±0.5)的6°拔模斜面,见图1所示,6°拔模斜面一直延伸到头部与柄部衔接的头部底平面B处,头部的碗底基准面A处对应的内腔直径为D。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三销轴叉温锻件毛坯设计不当,在冷精整头部型腔时,会由于冷挤压力过大导致型腔底部产生裂纹。
因此,需要一种适于冷精整工艺的三销轴叉温锻件毛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销轴叉精锻件冷精整用的温锻件毛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温锻件毛坯进入冷精整工艺时易产生裂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销轴叉精锻件冷精整用的温锻件毛坯,所述温锻件毛坯包括柄部以及碗状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内腔表面环向分布有多根球道,相邻球道间为球面;所述头部的内腔底面处的横截面为头部的碗底基准面,所述头部的碗底基准面以上的外表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为外表面一且其对应所述头部内的球道,另一部分记为外表面二且其对应所述头部内的球面,所述外表面一具有从头部的碗底基准面向上延伸的拔模斜面一,拔模斜面一对应的轴向切线与温锻件的轴线形成夹角一,所述外表面二具有从头部的碗底基准面向上延伸的拔模斜面二,拔模斜面二对应的轴向切线与温锻件的轴线形成夹角二,夹角一和夹角二不相等。
优选的,所述柄部与头部相连处的横截面为头部的底平面,所述头部的底平面至所述头部的碗底基准面间的外表面对应的轴向切线与温锻件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拔模斜面一的轴向高度为6-8mm;且所述夹角一为13°~15°。
优选的,所述夹角一为14°。
优选的,所述拔模斜面二的轴向高度为6-8mm;且所述夹角二为8°~10°。
优选的,所述夹角二为11°。
优选的,所述表面一和所述外表面二通过过渡面衔接,所述过渡面具有从头部的碗底基准面向上延伸的拔模斜面三,拔模斜面三对应的轴向切线与温锻件的轴线形成夹角三,且夹角三为10°~12°。
优选的,所述拔模斜面三的高度为6-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传递装置
- 下一篇:万向接头轴承的组成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