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铝制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8545.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金铉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21/12 | 分类号: | 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铝制 车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铝制车轮,其中共振管联接至车轮的轮辋,其中共振管的第一表面装配至形成于轮辋的轮辋槽中的辋槽凹槽;共振管的第二表面通过压力构件与轮辋接触,所述压力构件包括钢丝线和固定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铝制车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铝制车轮,其中共振管联接至车轮的轮辋。
背景技术
通常地,在车辆行驶时轮胎由于道路表面而被激发,因此造成轮胎的胎侧振动。在该情况下,由于胎侧振动而在轮胎内限定的体积中发生共振,并且共振噪声通常以约200Hz至300Hz的频带出现。
共振噪声通过车辆的底盘传递至车身,并且最终传递至车辆内部的乘客,造成驾驶品质和车辆适销性降低。
为了减少和抑制传递至车辆内部的共振噪声的产生,提出的一种结构是共振管联接至车轮的轮辋,另一种结构是单独制造的共振管直接焊接至车轮的轮辋从而联接共振管。
然而,将共振管直接焊接至车轮轮辋的缺点在于,车轮耐久性由于焊接热而变差。
替代性地,为了避免车轮的耐久性由于焊接热而变差,提出的一种结构是在轮辋的轮辋槽中形成凹槽并且在轮辋的中部形成环形竖直壁,其中共振管的一个表面装配至轮辋槽的凹槽并且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装配至竖直壁从而组装共振管。
然而,上述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需要特殊加工设备在轮辋的中部形成竖直壁,因此成本过高,造成生产率降低以及加工时间增加。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谨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铝制车轮,其中共振管连接至轮辋并且被构造成避免耐久性由于焊接热而降低。共振管不直接焊接至轮辋,通过以简单便利的方式联接共振管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铝制车轮,其中共振管在轮辋的周向方向上联接至轮辋,其中共振管的一个表面装配至形成于轮辋的轮辋槽中的辋槽凹槽;并且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通过压力构件与轮辋表面接触,所述压力构件被构造成迫使共振管的第二表面朝向轮辋。
压力构件可以包括钢丝线和固定构件,所述钢丝线在轮辋的周向方向上固定地缠绕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数次,所述固定构件被构造成固定钢丝线的两个端部从而避免缠绕的钢丝线脱开。
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可以具有凹入槽,并且钢丝线可以围绕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缠绕,其中钢丝线插入到凹入槽中。
共振管可以包含塑料,并且固定构件可以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焊接塑料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所产生的凝结物。
固定构件可以联接至共振管,并且固定构件填充凹入槽。
钢丝线的两个端部可以缠绕,并且钢丝线具有预定长度的重叠部分,固定构件可以联接至共振管,并且固定构件填充凹入槽同时覆盖包括重叠部分的钢丝线。
正如通过上述描述显而易见的,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共振管的一个表面装配至形成于轮辋的轮辋槽中的辋槽凹槽,共振管的另一个表面通过压力构件与轮辋紧密接触,所述压力构件包括钢丝线和固定构件。通过所述结构,由于不进行焊接来联接共振管,能够避免由于焊接热所造成的损坏。因此,能够显著改进铝制车轮的耐久性,并且还降低加工和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减震车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