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树脂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352.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51/02;C08L63/00;C08L83/04;C08K13/06;C08K9/10;C08K9/06;C08K3/22;C08K3/32;C08K5/092;C08K5/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3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树脂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接枝改性微纳米纤维素:2~4份;改性阻燃微胶囊:10~25份;增强剂:3~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以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与二元醇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合成的聚酯,再与苯乙烯混合溶解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改性微纳米纤维素采用原料纤维,经碱预处理加混酸水解法制备微纳米纤维素,然后采用有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对微纳米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纤维包括棉纤维、木纤维、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阻燃微胶囊由囊壁材料包覆芯材而成,所述的囊壁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脲醛树脂、蜜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芯材采用阻燃剂和修复剂共混而成,所述的阻燃剂采用聚磷酸铵、丁二酸、八面体十二苯基倍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修复剂采用711环氧树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剂采用经有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接枝改性微纳米纤维素:2份;改性阻燃微胶囊:10份;增强剂:3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接枝改性微纳米纤维素:3份;改性阻燃微胶囊:20份;增强剂:4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接枝改性微纳米纤维素:4份;改性阻燃微胶囊:25份;增强剂:8份。
10.一种改性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与二元醇投入缩聚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200℃进行高温反应,缩聚反应合成聚酯,冷却至60~80℃,然后放入苯乙烯和阻聚剂,混合制成黏稠的液态不饱和聚酯树脂;
S2、将接枝改性微纳米纤维素、改性阻燃微胶囊、增强剂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重量份数称重,投入混合器中混合,得到均匀的添加剂;
S3、将混合均匀的添加剂加入到液态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3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