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筛管外壁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525.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蒋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6 | 分类号: | B24B5/36;B24B5/48;B24B55/06;B24B27/00;B24B41/02;B24B41/06;B24B55/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152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外壁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筛管外壁打磨装置,具体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石油筛管外壁打磨装置,支撑框架下方设有支撑柱,支撑框架上滑动连接有打磨机构,楔板两端设有限位柱,楔板上滑动连接有工作车,工作车与抵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连接有打磨块,打磨块上转动连接有打磨板;固定块内贯穿有抵杆,第二电机上设有凸轮,楔杆上设有固定板和摩擦部,固定板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支撑杆上设有通孔,转轴上设有外螺纹,转轴与通孔螺纹连接,转轴上设有叶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克服了石油筛管打磨过程中筛孔吸附有金属粉尘的问题,可用于石油筛管的外表面及筛孔的打磨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石油筛管外壁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铸铁管在生产工艺中,常常需要将管子进行外壁打磨,清洁外壁表面,以满足客户和生产要求。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的是人工手持砂轮打磨,此方式打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062457U)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石油筛管外壁打磨加工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在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一可在所述机架上行走进行打磨作业的磨管机构,在所述的磨管机构上设置有除尘装置;在所述机架内平行设置有多组由两个辊面相对设置的工作辊组成的用于放置待打磨管材的承重工作辊组,所述的工作辊通过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该装置在所述的机架内还设有管材顶起机构,方便在打磨作业完成后,通过该管材顶起机构动作,将加工完毕的管材顶起,脱离于承重工作辊组。
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对石油筛管外壁的打磨问题,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依然会附着在石油筛管表面,并且在石油筛管的筛孔附近会吸附更多的金属粉尘或灰尘,严重时可能造成筛孔堵塞,致使打磨后的管壁不能达到清洁的要求,仍需要人工进行二次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石油筛管外壁打磨装置,以解决石油筛管筛孔的打磨和清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石油筛管外壁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打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框架下方设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上均开有供工件放置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上均设有若干倒卡;所述支撑框架上至少滑动连接有一个打磨机构,每个所述打磨机构均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撑框架上的楔板和固定在支撑框架一端的抵块,每个所述楔板两端均设有限位柱,每个楔板上均滑动连接有工作车,每个所述工作车与抵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工作车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打磨器和连接架,每个所述打磨器均包括第一电机和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打磨轮,每个所述第一电机均固定在连接架上,每个所述连接架均与工作车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上均连接有打磨块,每个所述打磨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打磨板;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二电机和转动部,所述固定块和第二电机均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固定块内贯穿有与固定块滑动连接的抵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抵杆一端相抵,所述抵杆另一端与工作车相抵;
所述转动部包括楔杆、支撑杆和转轴,所述楔杆穿过支撑框架,所述楔杆上设有固定板和摩擦部,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框架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三弹簧,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所述转轴上设有与通孔中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转轴与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片,所述转轴与楔杆的摩擦部相抵。
基础方案的原理:本装置运行时,首先将石油筛管放置在凹槽中,调节连接杆使得打磨块抵紧在石油筛管外壁上,然后打开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打磨轮对石油筛管表面进行打磨、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转动;由于凸轮与抵杆一端相抵,而抵杆的另一端与工作车相抵,所以凸轮与抵杆形成了沿水平方向的凸轮机构,使得抵杆沿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