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贪铜菌(Cupriavidus)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899.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闵军;胡晓珂;陈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02F3/34;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贪铜菌 cupriavidus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贪铜菌(Cupriavidus)及其应用。贪铜菌(Cupriavidus)已保藏,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9月25日,保藏编号:CCTCC M 2017546。本发明所得菌株降解2‑氯‑4‑硝基酚以偏苯三酚为开环底物,本发明菌株为经偏苯三酚途径代谢2‑氯‑4‑硝基酚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另一方面,利用制备的修复菌剂在12天内能够完全降解污染土壤中100ppm的2‑氯‑4‑硝基酚。所以,该菌株在2‑氯‑4‑硝基酚污染的生物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贪铜菌(Cupriavidus)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氯代硝基芳香化合物大量的生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制药业等行业。这类化合物大多是对人体有毒的化合物,并且在食物链中具有富集和放大效应,具有血液毒性、免疫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人工合成的氯代硝基芳香化合物在使用时不可避免的会泄漏到环境中,并且发生意外时会大量的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氯-4-硝基酚属于一种典型的氯代硝基芳香化合物,是重要的的化工原料,常作为染料、医药、农药等合成的前体,还广泛应用与光化学品生成和用作生物检测试剂。目前,该化合物已通过农业应用、工业废水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污染物。
目前,国内外处理2-氯-4-硝基酚的技术有物理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物理化学法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不能将2-氯-4-硝基酚完全矿化。基于微生物的生物修复是一种环保型修复技术,该技术治理成本低,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小,而且通过微生物代谢能将环境中的2-氯-4-硝基酚污染物彻底矿化。所以,微生物修复在2-氯-4-硝基酚污染物治理中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由于氯和硝基的吸电子特性极其2-氯-4-硝基酚中硝基和羟基的立体结构特征,增加了2-氯-4-硝基酚生物降解的难度。至今,仅分离出4株能完全降解2-氯-4-硝基酚的纯培养物。但是,研究报道当2-氯-4-硝基酚的浓度达到或超过0.5mM时,以上细菌都不能降解2-氯-4-硝基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贪铜菌(Cupriavidus)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贪铜菌(Cupriavidus),其特征在于:贪铜菌(Cupriavidus)已保藏,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9月25日,保藏编号:CCTCC M 2017546。
通过常规的革兰氏染色,鉴定降解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经细菌16S rDNA鉴定该降解菌属于贪铜菌属(Cupriavidus sp.)。
所述贪铜菌在降解2-氯-4-硝基酚中的应用。
所述贪铜菌在修复经2-氯-4-硝基酚污染的土壤或水体中的应用。
一种降解2-氯-4-硝基酚的制剂,制剂为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546的贪铜菌(Cupriavidus)菌株。
制剂为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546的贪铜菌(Cupriavidus)菌株营养细胞或完整培养物。
制剂为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546的贪铜菌(Cupriavidus)菌株的培养物浓缩物或菌悬液、发酵液或发酵上清液。
一种降解2-氯-4-硝基酚的方法,将所述菌株或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剂施入待修复的样品中通过偏苯三酚开环降解途径降解样品中的2-氯-4-硝基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茶类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