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0250.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旺;孙云伟;王智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疲劳 试验 加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上平台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加载盘(1)、加载轴(9)以及加载支撑件(10)。在加载盘(1)设置多个加载叉耳,加载叉耳包括:My右加载叉耳(2)、Fx加载叉耳(3)、Mz右加载叉耳(4)、Mx前加载叉耳(5)、Mz左加载叉耳(6)、My左加载叉耳(7)、Mx后加载叉耳(8),可实现在X、Y、Z方向施加载荷。本发明能够满足上平台疲劳试验时的边界模拟,并且能够根据试验需要,施加上平台所受载荷,通过加载盘(1)上加载点结构设计,实现使用较少的加载作动筒达到施加全部试验载荷的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上平台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上平台为直升机重要承力部件,为了掌握上平台疲劳寿命,必须对上平台进行疲劳试验,得出上平台疲劳特性,进而给出上平台的寿命。上平台在试验时需要同时对试验件施加X、Y、Z三个方向共6个载荷,试验加载载荷复杂。目前,国内外还未有类似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以解决同时满足上平台的载荷边界条件,又能模拟上平台所承受载荷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包括:
加载盘,呈圆盘状,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加载盘的周向插接多个叉耳杆件,在所述叉耳杆件的末端设置有多个X、Y、Z方向的加载叉耳;
加载轴,所述加载轴的上端插接在所述加载盘的第一通孔中,所述加载轴的下端固定有Fz向载荷加载叉耳;
加载支撑件,为棱台结构,所述加载支撑件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加载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加载轴的所述Fz向载荷加载叉耳的上方。
可选地,分别在所述叉耳杆件和所述加载盘上开设固定孔,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将所述叉耳杆件和所述加载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叉耳杆件包括四个,在所述加载盘上呈十字形分布。
可选地,所述加载叉耳包括:My右加载叉耳、Fx加载叉耳、Mz右加载叉耳、Mx前加载叉耳、Mz左加载叉耳、My左加载叉耳、Mx后加载叉耳,其中,
所述My右加载叉耳、所述Fx加载叉耳和所述Mz右加载叉耳固定在所述加载盘右端的所述叉耳杆件的末端,所述Mx前加载叉耳固定在所述加载盘前端的所述叉耳杆件的末端,所述Mz左加载叉耳和所述My左加载叉耳固定在所述加载盘左端的所述叉耳杆件的末端,所述Mx后加载叉耳固定在所述加载盘后端的所述叉耳杆件的末端。
可选地,在所述加载轴上端设置花键,所述加载盘的第一通孔设置为花键孔,所述加载轴与所述加载盘通过花键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加载轴的所述Fz向载荷加载叉耳的上方开设螺纹段,且在所述螺纹段的上方设置限位块,所述加载支撑件的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加载轴的限位块下方,配合螺母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载支撑件为四棱台结构,所述加载支撑件的四个侧面方向与四个所述叉耳杆件一一对应,且在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满足上平台疲劳试验时的边界模拟,并且能够根据试验需要,施加上平台所受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的轴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平台疲劳试验加载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