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板角度可调的光伏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667.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峻岩;全震;辛立森;马传鹏;王娅宁;张帅;谭悦彤;焦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20/32;G05D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板 角度 可调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板角度可调的光伏支架,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检测与控制模块、支架本体、第一光伏板放置架、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及两套角度自动调节装置,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分别设置在支架本体的两端,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第二光伏板放置架结构相同,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均倾斜设置。该支架结构合理,可迅速拆卸安装,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倾角可根据太阳光线及季节灵活调整,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光伏电板支架在安装过程中,施工速度慢、组装繁琐、固定光伏板倾斜角度等问题,除了可用在普通的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外,也可广泛结合于光伏农业、光伏工业中使用,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板角度可调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世界性能源危机,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因此做为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即光伏产业更是发展飞速。旧的概念中,光伏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组件生产链、控件器和逆变器等电气控制组件生产链;现在,随着大家的重视,光伏支架产业逐渐为人所知。
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而设计的特殊支架。为了使整个光伏发电系统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结合建设地点的地理、气候及太阳能资源条件,将太阳能组件以一定的朝向、排列方式及间距固定住的支撑结构,通常为钢结构和铝合金结构,或者两者混合。一般材质有铝合金、碳钢及不锈钢等。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电板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存在施工速度慢、组装繁琐、光伏板倾斜角度不易调整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板角度可调的光伏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电板角度可调的光伏支架,包括检测与控制模块、支架本体、第一光伏板放置架、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及两套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所述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所述第二光伏板放置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和所述第二光伏板放置架均倾斜设置;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四个支撑腿和三个横梁,所述支撑腿包括地脚、套筒和伸缩滑杆,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地脚上端,所述伸缩滑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均与一个所述伸缩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包括两个水平撑和三个斜撑,两个所述水平撑平行设置,上方所述水平撑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斜撑一端固定连接,下方所述水平撑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斜撑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个所述斜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水平撑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个所述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下方的水平撑中部连接,第三个所述横梁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光伏板放置架下方的水平撑中部;
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下方的水平撑两端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架本体一端的两个所述伸缩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上设置有太阳能光伏电板,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板与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通过卯榫或钢钉固定连接,一套所述角度自动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下方的第三个所述横梁上,所述角度自动调节装置的调节杆与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与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上方所述水平撑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一个所述地脚内,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角度自动调节装置的伺服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伏板放置架下方的所述水平撑两端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架本体一端的两个所述伸缩滑杆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自动调节装置为液压伸缩装置或气动伸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