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声塑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969.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武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福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02;C08L95/00;C08K13/06;C08K9/06;C08K9/00;C08K7/28;C08K7/14;C08K5/09;C08K3/013;C08J9/04;E04F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声 塑料 地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声塑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高分子合成橡胶30‑40份、聚氯乙烯树脂30‑70份、玻璃棉10‑20份、中空玻璃微珠3‑5份,硅烷偶联剂0.1‑5份,硬脂酸0.3‑0.5份、高聚物改性沥青3‑5份、聚合物水泥3‑5份、改性陶瓷3‑5份、发泡剂0.3‑0.5份。本发明以高分子合成橡胶、聚氯乙烯树脂、玻璃棉为主要成分,添加中空玻璃微珠、改性陶瓷、发泡剂,使塑料的吸声效果提升显著;在吸声塑料的外层包裹高聚物改性沥青、聚合物水泥的混合物,使吸声塑料的耐磨性能具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本发明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及设备均比较简单,能耗低,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声塑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三大污染源之一。噪声不仅危害人的听觉系统,使人疲倦、耳聋,而且还会加速建筑物、机械结构的老化,影响设备及仪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噪声控制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目前的主要解决办法是采用吸声材料进行吸声降噪处理。吸声材料按吸声机理分为多孔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材料两大类。多孔吸声材料具有高频吸声系数大、比重小等优点,但低频吸声系数低;共振吸声结构材料的低频吸声系数高,但加工性能差。当前我国所采用的吸声材料以超细玻璃棉为主,它的吸声系数大、比重小,但是强度低、性脆易断裂、易飞扬、吸尘,使其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因此,必须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吸声材料。目前相继出现了泡沫金属、泡沫塑料、泡沫玻璃、聚氯乙烯P无机物复合泡沫等吸声材料。
关于聚氯乙烯P无机物复合泡沫有关研究已经很多。
研究者将聚氯乙烯(PVC)、增塑剂、防老剂、发泡剂等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匀后,加入一定量的岩棉,然后在开放式炼塑机上进行混炼,再将混炼好的材料放入模具,在烘箱中升温发泡后得到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这是一种既含有机物又含无机物的复合泡沫材料。这种复合泡沫在低频处吸声系数相当小。
有些研究者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加入岩棉泡沫材料可以改善低频处的声音吸收,其在低频处有一吸收峰。这是因为岩棉纤维共振产生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PVCΠ岩棉复合泡沫材料极大地改善了中低频吸声性能。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聚氯乙烯和岩棉复合泡沫吸声材料中加入丁腈橡胶(NBR)后,吸声性能将发生变化。随着NBR用量的增加,高频吸声系数显著下降,而低频吸声系数有所上升。这是因为PVC发泡材料高频吸声系数高,低频吸声系数低,而NBR材料高频吸声系数低,低频吸声系数高,当两种材料共混时,吸声性能介于二者之间。PVC和NBR和岩棉复合吸声材料综合了多孔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材料的优点,具有低频吸声系数高、适用频率范围宽、可加工性能好、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等领域。其缺点是制备过程中用到岩棉,会产生纤维粉尘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声塑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声塑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吸声塑料地板,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高分子合成橡胶30-40份、聚氯乙烯树脂30-70份、玻璃棉10-20份、中空玻璃微珠3-5份,硅烷偶联剂0.1-5份,硬脂酸0.3-0.5份、高聚物改性沥青3-5份、聚合物水泥3-5份、改性陶瓷3-5份、发泡剂0.3-0.5份。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合成橡胶。
优选的,所述中空玻璃微珠的直径为3-5mm。
优选的,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为:在200-220℃的温度下,将石油沥青中进行溶胀;在230-250℃的温度下,交联剂、抗老化剂溶解在石油沥青中,再加入无机填料,搅拌均匀,得到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福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福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