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及拼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1797.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元;丁剑强;华建民;崔强;谈超;刘小平;姚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4 | 分类号: | E04G3/24;E04G5/00;E04G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稳定 操作 平台 拼装 方法 | ||
1.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1)、支撑顶部平台(2)、轨道梁(3)和主梁(4),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2)设于支撑部件(1)上方,所述的轨道梁(3)设于地面,两轨道梁(3)之间形成轨道,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1)中设有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所述支撑架立柱(11)之间设有转换梁(13),所述的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之间通过水平杆(14)连接,所述的中心临时支撑柱(12)设于操作平台的中部,且所述中心临时支撑柱(12)的顶部通过平台横梁(15)连接;
所述的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的顶部之间通过主梁(4)连接,所述的主梁(4)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5),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2)通过连接件与主梁(4)连接;所述转换梁(13)采用H型转换梁,所述的转换梁(13)通过牵引耳板(6)与埋件连接;所述的主梁(4)中设有支撑梁柱(41)、斜撑梁(42)和横向支撑梁(43),所述支撑梁柱(41)的下方穿过转换梁(13)固定于地面,所述的斜撑梁(42)设于支撑梁柱(41)的顶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撑梁(43)穿于转换梁(13)之间;所述的主梁(4)和转换梁(13)之间设有斜支撑(7);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的雨棚柱节点(16),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中间设有穿孔,且,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相侧相对设有连接耳;所述的转换梁(13)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所述主梁(4)采用方管,且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所述的纵向次梁(5)采用槽钢,所述槽钢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板材,且临边设有安全绳;所述的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的拼装方法,具体的拼装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图纸将操作平台分成两个部分,并根据图纸在指定位置设置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并在每个操作平台的下部通过转换梁(13)及桁架连接成整体;
2):然后在转换梁(13)的端部增设相应斜支撑(7)以及斜撑加固杆;
3):在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以及中部水平杆(14)纵向相连;
4):两操作平台之间通过转换梁(13)将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且转换梁(13)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
5):然后对支撑顶部平台(2)进行拼装,主梁(4)一端与双拼H钢连接,另一端与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主梁间距为4-8米,主梁且方管,在拼装的过程中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
6):然后在主梁(4)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5),次梁(5)的上方铺设木板,临边设置安全绳,在每个台阶间用安全网连接;
7):当操作平台需转移安装定位位置时,在支撑架立柱(11)底部庄焕亮H型钢平台上焊接牵引耳板(6),通过卷扬机牵引,将操作平台滑移至定位位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7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