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3877.1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无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渣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原料:草木灰、微生物菌、矿物质肥、功能菌、黄腐酸、绿肥、柠檬酸钠、中药渣、聚氨基酸盐、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紫檀素;所述的中药渣生物有机肥是经过混合、沤堆、粉碎、造粒、包装等步骤制成的。本发明中药渣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作物的增产率以及对氮素的利用率明显提高,降低得病率,增强抗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解决长期使用单一化肥引发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市场上出现了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具有养分全、肥效长、无污染的特点。有机肥中主要是以畜禽粪尿、作物秸秆、绿肥、饼粕、草木灰等固体农牧业废弃物作为原料,通过发酵工艺制成,对土壤的结构、土壤中的养分、能量、酶、水分、通气和微生物活性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机肥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对植物的养分供给比较平缓持久,有很长的后效。但是施用有机肥料也有存在养分含量低,不易分解,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高产的要求。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试图通过在有机肥料中添加一些富含营养成分的原料,例如中药渣,以克服有机肥中养分含量低,不易分解的问题。中药大多数是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禽、兽、虫、鱼的肢体、脏器、外壳,还有一部分矿物质、中药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矿物质(包括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同时也包括一些活性成分和大量的粗纤维、粗脂肪、淀粉、粗多糖、氨基酸、无机营养成分。将中药渣和其他物料混合后,利用中药渣特有的成分,通过堆肥化和微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或功能微生物肥料将是中药渣的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因此,中药渣也是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的最佳原料之一。虽然现有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然存在作物对氮素的利用率低以及作物增效不明显等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一种以中药渣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授权号:ZL201310321518.0)”公开了一种以中药渣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其原料的重量组成包括:中药渣干品30-70%,生物菌0.01-0.5%、草炭20-40%、褐煤10-30%、矿物质肥1-5%、功能菌0.1-0.5%;其中,生物菌包括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黑曲霉菌、米曲霉菌、芽孢杆菌;功能菌含有胶冻样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该发明具有生物活性高、改良土壤透气性和调节土壤有益菌群结构等特点,但是存在作物作物对氮素利用率低、作物增效不明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以中药渣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授权号:ZL201310321518.0)”公开的中药渣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配方基础上,如何优化组分、用量等,提高肥料利用率低和作物抗逆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原料:草木灰、微生物菌、矿物质肥、功能菌、黄腐酸、绿肥、柠檬酸钠、中药渣、聚氨基酸盐、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紫檀素;
所述的中药渣、聚氨基酸盐、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紫檀素的重量份比例为(42-65):(4-7):(0.4-0.6):(1.2-1.8);
所述的中药渣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鸡血藤2-6份、刺桐4-6份、鱼腥草1-4份、石斛2-5份、水蛭0.5-1.3份、玄参7-9份、威灵仙4-6份、续断3-7份、远志5-8份、枳实1-3份、延胡索2-4份、吴茱萸3-6份、僵蚕2-5份、桔梗3-5份、干姜1-4份、葛根7-9份、菊花1-3份、薄荷1-2份、荆芥2-4份、蒺藜1-3份;
所述的微生物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木霉0.2-0.6份、酵母菌0.6-0.8份、米曲霉菌0.1-0.3份、放线菌0.2-0.6份、明串珠菌0.3-0.5份、丝状菌0.1-0.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无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无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3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综合相关系数的犹豫模糊集关联方法
- 下一篇:无线数传电台接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