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4019.9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安;聂家华;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楚韵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7/02;C08L91/06;C08K5/09;C08K11/00;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432500 湖北省孝感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式 发泡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热塑性木塑复合材料(WPC)是采用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增强,经热压复合、熔融挤出等不同加工方式制成的改性热塑性材料。
目前市场上的热塑性木塑复合材料大多是采用金属或木材制作的,成本较高,并且大量使用矿产资源或毁坏林木,消费资源较多,有时产品寿命还不长,极易损坏。
在国外有的国家,木粉比例占到总比例的50%以上的木塑制品就可以当做是木制品对社会销售;由于木粉与塑料全部都是废物再利用,所以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也是巨大的。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木塑材料大多是采用原木的木粉或木纤维与塑料复合的,对伐木毁林有一定推动作用,并且,由于材料强度与加工性不好,仅仅限于挤出一些相对简单、强度不高的产品,同时又由于加工性不好导致的加工费用高企,从而不得不尽力降低材料成本,走上了低质量低价格的恶性循环竞争的路线,对这个行业的损伤是巨大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原料为当地磷肥厂生产后的废弃矿渣和当地农作物秸秆,仅用少量的高分子材料和添加剂即可制成节能环保、价廉质优的建筑装饰木塑材料,既降低了材料的成本又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改性添加剂为以下几种:
聚氯二酰酡1~4%份;
硬脂酸0.3~1%份;
石蜡2.5~5.5%份。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生物质粉末为农作物秸秆。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磷矿渣粉末为磷肥厂生产后的废弃矿渣。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磷矿渣粉末在加入之前先进行研磨处理,使之达到至少800目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石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上述经过精确计量的原材料及辅料加入高温缸里进行混料搅拌;
S2、在物料温度升到120℃~140℃时卸到冷却缸里,冷却到30℃~50℃时进行备用或用螺旋输送器送到挤出机;
S3、将通过螺旋输送器送到挤出机里的原料进行挤压造粒,得到石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双螺旋挤出机内每段料筒内的温度,具体为:
第一段为150℃~170℃,第二段为160℃~180℃,第三段为170℃~185℃,第四段为185℃~190℃,第五段为186℃~197℃,第六段为175℃~185℃。
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双螺旋挤出机的挤出模头的工艺参数具体为:
A区182℃~195℃,B区188℃~198℃,C区182℃~194℃,D区172℃~185℃,E区200℃~2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在新型建筑装饰石木塑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石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中所使用的原料为当地磷肥厂生产后的废弃矿渣和当地农作物秸秆,仅用少量的高分子材料和添加剂即可制成节能环保、价廉质优的建筑装饰木塑材料,既降低了材料的成本又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秸秆焚烧和磷矿渣成山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带动了劳动力就业,为木材找到了替代品,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组分的重量组成如下:
20%的聚氯乙烯(PVC);15%的生物质粉末;1.5%的聚氯二酰酡;
0.5%的硬脂酸;3%的的石蜡;60%的磷矿渣粉末;
上述组分的石塑珊格式微发泡板材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楚韵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楚韵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4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阻燃胶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复合地板砖